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05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点评 > 正文

揭秘营销号“洗稿”链条:原创者在为谁做了嫁衣?

发布时间:2017-11-13 06:12:47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懂懂笔记
导读:副标题#e# 有内容的地方就有江湖。有自媒体的地方,同样也有营销号在茁壮成长,并且悄无声息地在原创作者身上“薅羊毛”。 从最原始的“抄袭”到更为高精尖的“洗稿”,薅羊毛团队的技术能力发展,令原创作者在维权和责任的界定上愈发困难。随着营销号市场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揭秘营销号“洗稿”链条:原创者在为谁做了嫁衣?

有内容的地方就有江湖。有自媒体的地方,同样也有营销号在茁壮成长,并且悄无声息地在原创作者身上“薅羊毛”。

从最原始的“抄袭”到更为高精尖的“洗稿”,薅羊毛团队的技术能力发展,令原创作者在维权和责任的界定上愈发困难。随着营销号市场不断壮大,通过“洗稿”制造爆文正在持续获得巨大的收益。

“我清清楚楚记得,那天上午老板从微信给我发了篇文章,并示意我看文章底部 10 万+的阅读量,问了一句你为什么就做不到。”

读者露露(化名)发来邮件描述了自己几个月前遭遇的一件怪事。她在一家公关公司负责微信运营,由于具有较好的文字功底,三年来她兢兢业业把公司的自媒体号运营得越来越有起色。

但是老板从今年初总是不断发给她一些 10 万+阅读量的公号文章,话语也越来越不耐烦,显然是在提醒她离“ 10 万+”仍很遥远。然而那一天露露却怒了,因为老板发给她“参考”的公号文章,内容模仿的就是露露发表过的一篇原创作品。

她告诉懂懂笔记,“(对方)没有完全拷贝,却是根据我的观点和故事脉络,行文顺序做了一些调整,然后在语言形式和人物名称上换了个说法而已。”

很明显,露露被“洗稿”了。令她更气愤的是,这篇文章阅读量不仅显示 10 万+(点赞都已经 2 万多),而且对方在圈内还是影响力非常大的公众号。

她第二天就把这个问题和老板当面做了沟通,并提出了公司目前推广公号面临的很多问题,但老板眼中的鄙视让她感受到了难言的羞辱,于是她愤然辞职。之后的一个多月,她在对方的公众号后台向“洗稿”的大V展开了维权,但结果却让她大失所望。头几天是无人理会,在她把自己的文章和对方文章内容对比后的截图发过去并多次沟通后,得到了一句回答就是“无理取闹”。

“洗稿”的前世:“抄袭”养“肥”的营销大号

揭秘营销号“洗稿”链条:原创者在为谁做了嫁衣?

“我把之前原创的一些文章,在网上搜索了一番,直接就懵了。”露露告诉懂懂笔记,辞职后她做了两件事,一是搜索这位大V和洗稿的关键词,发现类似的作者投诉非常多,原创者把自己文章的观点(或故事情节)与被洗稿后雷同的内容贴图,在不少平台一一发表了出来;二是她在网上搜索自己以前的原创文章内容,结果发现有原封不动“搬”过去的(未标注原创),还有许多内容相近或者观点相同的,甚至有些将她的内容断章取义拆分成若干部分,拼接成了一篇新的推文。

根据文章的出处,露露顺藤摸瓜找到了十几个微信公众号,“都曾用过我的稿子,而且看起来都是营销推广号。”她发现,其中有几个公众号文章上所标明的联系办法是一样的,联系人也是同一个人。所以她断定,这些营销号都是来自同一家机构的。

除此以外,露露还根据营销号上的电话号码在网上找到了这家机构的招聘信息,“一直是在招微信运营,所以应该是团队‘作案’。”

懂懂笔记也注意到,这家机构除了有多个营销公众号之外,还经常混迹各大资讯平台,通过“贡献”抄袭或者改写而来的文章,以蹭热点增加搜索几率的方式,扩大营销号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通过一些人脉和关系,懂懂笔记试图联系这家机构,却通过朋友介绍联系上了这家机构刚离职的微信运营专员,我们且叫他老K。在获得他的理解和信任之后,他向懂懂爆出了一个无形的“洗稿”产业链。

“规模从小到大,其实抄袭的做法都各不相同。”老K告诉懂懂笔记,他毕业后就接触微信公众号的运营,那个时候开始,营销公众号的市场就已经开始乱成了一锅粥。

老K说,五六年前火起来的那批营销号,直接做内容摘编的占大多数,这些号吃到了微信用户的红利,养起来之后确实帮运营者赚了不少钱。

“后来看到营销号好赚钱,所以很多机构也插手进来了,无论是做公关、营销还是广告的,觉得没有营销号就落伍了,也有专门从事网络营销的公司诞生,其中营销号推广就是最主要的业务。”老K表示这些机构很少会自己从 0 到 1 运营公众号,都是半路收购一些个人运营得差不多的营销号,然后聘任专人(小团队)把几十上百的营销号统一管理起来。

“在 2015 年初一个拥有 15 万粉丝的区域大号就能卖四、五万块钱,而且买过来后机构立马就能通过这些公众号推广变现。”

老K表示,以他之前服务过的那家营销机构为例,公司共拥有近 80 多个微信公众大号(涉及很多领域),但内容运维员工仅仅十来人,如果每个账号每天都要发原创作品,完全不可能。

所以为了能够保证每个公众号都“活”着,就必须更新推送。为了应付这么庞大的更新数量,“抄”就成了首选。

“每天网上搜搜看有什么热门的话题,阅读量高的话题,就改掉原来的一些版权信息之后就复制到大号的推送里。”老K告诉懂懂笔记,这些所谓的微信运营专员,说白了就是网络内容的搬运工,并不需要任何专业能力,只需要能够分辨热门话题、图片或者视频就可以了。

当被问及机构为何不把集中精力专注一两个号的运营时,老K表示,“除了一两个全国大号之外,其他都是区域大号,公司为了有足够的推广收入,必须养这么多数量的号。”而且营销号普遍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的,一段时间之后热度就会过去,这就需要从‘种子’里再物色新的可塑性强的号来代替。

“目前洗稿现象很多,只要洗的技术好,投诉基本也没有用。”某教育机构媒体运营专吴添(化名)告诉懂懂笔记,他们曾经发现连续多天自己的原创作品都原封不动被营销号抄袭,结果发动了所有的同事进行举报,最后没有效果,“有的平台对于色情、违规的内容比较重视,但侵权一般来说都得难以很好的解决。”

而老K则表示,早期机构抄袭原创文章很多,除了尺度违规以外,几乎没有发现因为侵权投诉而被删除的情况发生。侵权成本低,所以这些大号都是靠“抄”起步,甚至抄的内容也是被抄过很多遍的。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