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05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器 > 安全 > 正文

2016年度网络消费欺诈专题报告

发布时间:2017-03-26 09:07:53 所属栏目:安全 来源:网络消费
导读:副标题#e# 前言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数据显示,截至 2016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7. 31 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 4299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53.2%,较 2015 年底提升2. 9 个百分点。预计 2017 年我国网民规模将达7. 72 亿,互联网普及率将达55.9%。

微信支付、支付宝等移动支付工具改变了消费者的支付习惯,共享单车、网约车等O2O服务深入人心,消费金融领域的骗局层出不穷。不法分子利用消费者对支付工具的不熟悉,忽悠其发送自己的付款码、让其扫描PC端授权登陆的二维码、诱骗其开通蚂蚁借呗等贷款服务方式盗刷、骗取消费者的资金。除此之外,共享单车被贴上收款二维码、山寨违停贴条印上支付宝转账二维码、餐馆收银台收款码被更换……这些流行的诈骗场景常常让社会经验不丰富的小白或接触互联网不深的中老年群众深陷其中,被骗了都浑然不知。

4. 众筹欺诈

团购+预购形式的众筹获得了许多科技产品爱好者的青睐,但是货不对板、商家跑路现象众多,面对消费者的投诉,商家往往暗自修改协议,保留对商品的一切生产修改权,并禁止用户退款,让消费者深感这就是一场预谋而来的骗局,众筹平台也存在门槛过低、把关不严、规则不全等监管漏洞。

近几年,众筹已不局限于商品预购,医疗众筹界不时曝出病患亲属夸大病情的诈捐案件,也有病患亲属被虚假工作人员骗取众筹保证金、认证费等。汽车、房产等物权众筹涉及到向公众集资,部分平台不能做到资金流向监控或者实现第三方存管,涉嫌非法集资,已被各级监管部门陆续叫停。

网络充值

不法分子混迹在网游论坛、QQ群、微博等社交平台,发布“ 100 元买 100 万游戏币”、“装备三折手慢无”、“移动大促,北京地区 1 元充 50 元话费”等极具诱惑力的活动信息。玩家、消费者经不住诱惑信以为真,误入不法分子预设的钓鱼网站,通常是冒充游戏官网、运营商网上营业厅等,按照流程充值消费后,不法分子还会以“开通会员”、“订单解冻”等理由让消费者落入连环圈套。也有不法分子自称是代理商可以提供充值优惠,自称是内部员工可以提供内部账号,忽悠消费者转账。

这类购入虚拟物品的诈骗如今还惹上了直播平台。在打赏疯狂的直播间,潜藏在粉丝群中的骗子会趁机私下向一些狂热的粉丝低价贩卖金币,或者是向主播出售打折“礼物”,骗到了钱就拉黑对方逃出直播间。还有骗子冒充平台管理员,以升级直播间为由诱骗主播在钓鱼网址上输入银行卡信息。

信息获取与泄露

随着网络自媒体的发展,各种言论可以通过社交平台轻松传播,公民获取、接收信息的方式变多了。“网络谣言”充斥周遭:明星的虚假八卦;国家政策的虚假发布和评论;商品的虚假广告;对某一事件的虚假宣传,特别是涉及“虚假慈善”、“违法执法”等;封建迷信宣传;医学养生谣传等等,污染了网络环境,扰乱了社会秩序。更严重的,可能还会导致一些无法预知、无法挽回的后果,比如 2016 年备受关注的在线医疗,搜索引擎、分类信息网站中虚假的医疗信息将导致消费者盲从选择和错误判断。

同时,网络信息的泛滥、监管不严和黑产势力的壮大置公民信息于透明,网络舆论可以让公民被任意人肉,黑客和信息交易黑市也可以非法获取、贩卖、利用公民的个人隐私,无序的广告骚扰、推销和精准诈骗让所有人如履薄冰。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拟建议制定《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很多,但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性的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这给个人信息泄露和网络诈骗留下了空间。

虚假红包

红包大战愈演愈烈,以红包做诱饵行骗也成为一种热门的类型。不法分子利用朋友圈、微信群、QQ群散播免费领红包的消息,吸引捡便宜的消费者上钩。之后,或是引流至某广告宣传中,或是引导关注账号进行吸粉,或是诱骗填写姓名、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等隐私信息;或是隐性设置高昂的使用门槛,让消费者付出额外的金钱。

APP欺诈

APP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但后台偷跑流量、隐性扣费、读取用户权限等欺诈行为广泛存在于流氓软件或躲避了平台监管的APP上。安全联盟建议消费者在正规的应用商店下载软件,不要随意扫码、点击链接进行下载,安装要仔细阅读用户协议,使用时要按需同意读取权限。而一些手机,买来之时就有许多预装软件,还无法删除,手机容量大幅缩水、同类软件堆砌等现象损害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 2016 年年底,工信部下发《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明确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预装的第三方应用需可卸载,并禁止私自收集用户信息。

 2016 年度网络消费欺诈专题报告-VR资源你懂的

三、欺诈信息时间分布分析

就一年月度举报数据分布来看,数量整体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上半年举报数量稳中有升,而下半年暑假、国庆黄金周、传统购物季、网络购物季、春运等时期紧密相连,消费指数上升,举报数量也连连攀升, 11 月- 12 月的举报量达到一年之中的最高点。

 2016 年度网络消费欺诈专题报告-VR资源你懂的

不仅如此,诈骗类型也和每月的消费热点呈现明显的同步态势。7- 8 月暑假期间,虚假兼职、退改签、旅游消费一类的欺诈占据大头;新机发布、双十一、双十二等促销期间,网购诈骗明显增多;跨年之际,虚假红包、积分兑换等类型举报量上涨。而中奖欺诈类,则是随着热门综艺节目、网络节目的收视率一起起伏。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