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服务框架Zookeeper入门看这篇就够了
修改完成后,我们看见两个程序后台都及时收到了他们监听的目录节点数据变更后的值,如下所示 Zookeeper集群模式安装 本例搭建的是伪集群模式,即一台机器上启动三个zookeeper实例组成集群,真正的集群模式无非就是实例IP地址不同,搭建方法没有区别 Step1:配置JAVA环境,检验环境:java -version Step2:下载并解压zookeeper # cd /usr/local # wget http://mirror.bit.edu.cn/apache/zookeeper/stable/zookeeper-3.4.12.tar.gz# tar -zxvf zookeeper-3.4.12.tar.gz# cd zookeeper-3.4.12 Step3:重命名 zoo_sample.cfg文件 # cp conf/zoo_sample.cfg conf/zoo-1.cfg Step4:修改配置文件zoo-1.cfg,原配置文件里有的,修改成下面的值,没有的则加上 # vim conf/zoo-1.cfg dataDir=/tmp/zookeeper-1 clientPort=2181 server.1=127.0.0.1:2888:3888 server.2=127.0.0.1:2889:3889 server.3=127.0.0.1:2890:3890 配置说明 tickTime:这个时间是作为 Zookeeper 服务器之间或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维持心跳的时间间隔,也就是每个 tickTime 时间就会发送一个心跳。 initLimit:这个配置项是用来配置 Zookeeper 接受客户端(这里所说的客户端不是用户连接 Zookeeper 服务器的客户端,而是 Zookeeper 服务器集群中连接到 Leader 的 Follower 服务器)初始化连接时最长能忍受多少个心跳时间间隔数。当已经超过 10个心跳的时间(也就是 tickTime)长度后 Zookeeper 服务器还没有收到客户端的返回信息,那么表明这个客户端连接失败。总的时间长度就是 10*2000=20 秒 syncLimit:这个配置项标识 Leader 与 Follower 之间发送消息,请求和应答时间长度,最长不能超过多少个 tickTime 的时间长度,总的时间长度就是 5*2000=10秒 dataDir:顾名思义就是 Zookeeper 保存数据的目录,默认情况下,Zookeeper 将写数据的日志文件也保存在这个目录里。 clientPort:这个端口就是客户端连接 Zookeeper 服务器的端口,Zookeeper 会监听这个端口,接受客户端的访问请求。 server.A=B:C:D:其中 A 是一个数字,表示这个是第几号服务器;B 是这个服务器的 ip 地址;C 表示的是这个服务器与集群中的 Leader 服务器交换信息的端口;D 表示的是万一集群中的 Leader 服务器挂了,需要一个端口来重新进行选举,选出一个新的 Leader,而这个端口就是用来执行选举时服务器相互通信的端口。如果是伪集群的配置方式,由于 B 都是一样,所以不同的 Zookeeper 实例通信端口号不能一样,所以要给它们分配不同的端口号。 Step4:再从zoo-1.cfg复制两个配置文件zoo-2.cfg和zoo-3.cfg,只需修改dataDir和clientPort不同即可 # cp conf/zoo-1.cfg conf/zoo-2.cfg # cp conf/zoo-1.cfg conf/zoo-3.cfg # vim conf/zoo-2.cfg dataDir=/tmp/zookeeper-2 clientPort=2182 # vim conf/zoo-2.cfg dataDir=/tmp/zookeeper-3 clientPort=2183 Step5:标识Server ID 创建三个文件夹/tmp/zookeeper-1,/tmp/zookeeper-2,/tmp/zookeeper-2,在每个目录中创建文件myid 文件,写入当前实例的server id,即1.2.3 # cd /tmp/zookeeper-1 # vim myid 1 # cd /tmp/zookeeper-2 # vim myid 2 # cd /tmp/zookeeper-3 # vim myid 3 Step6:启动三个zookeeper实例 # bin/zkServer.sh start conf/zoo-1.cfg # bin/zkServer.sh start conf/zoo-2.cfg # bin/zkServer.sh start conf/zoo-3.cfg Step7:检测集群状态,也可以直接用命令“zkCli.sh -server IP:PORT”连接zookeeper服务端检测 至此,我们对zookeeper就算有了一个入门的了解,当然zookeeper远比我们这里描述的功能多,比如用zookeeper实现集群管理,分布式锁,分布式队列,zookeeper集群leader选举等等,想要深入学习的同学可以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号"轻风吟",完整的源码回复"zk入门"获取 Zookeeper深入学习建议 官方文档:http://zookeeper.apache.org/doc/r3.4.12/index.html 参考书籍:《从Paxos到Zookeeper 分布式一致性原理与实践》 本文作者:清风吟 原文链接:https://my.oschina.net/u/3796575/blog/1845035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