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清洁相机
相机清洁是大事也是小事。在下面的内容里,ET会向您介绍与相机/镜头清洁有关的知识、产品和具体操作。 相机的外观 对于绝大多数用户而言,相机是拍摄照片的工具而不是收藏品。相机外表有灰尘、有油渍,或者磕磕碰碰留下的痕迹,都不会影响到相机的正常工作。对于所谓的“相机装甲”,ET认为是没有必要购买的。橡胶材质不仅影响手感,更容易收集指纹、油渍,同时也影响相机的正常散热。 至于液晶屏,ET一般都会贴GGS金刚膜,既起到保护作用,也不会影响取景和回放。早期产品使用3M胶固定,取下时比较麻烦(当然,通常只有在磕碎以后才会取下);新一代产品已经改为与手机、平板电脑类似的吸附式贴膜。ET不推荐使用任何塑料保护盖(比如尼康中高端单反附赠的保护盖)。保护盖与液晶屏之间并不是完全贴合的,这里进了砂砾,那么对液晶屏带来的磨损会更厉害。 尽量避免用手直接“戳”取景器的外层玻璃或者眼感应器表面。需要清洁时,可以使用浸润镜头水的棉棒。
相机的内部 大家必须了解相机并不是一个绝对密封的设备。无论是可换镜头的单反、无反相机,还是固定镜头的卡片机、手机,都会进灰。根据灰尘位置不同,对于拍摄的影响和处理方式也不一样。 对单反相机而言,如果在取景器中可以看到灰点,那么灰尘可能出现在反光板、对焦屏或取景器镜箱上。这是不影响成像的。反光板和对焦屏只能用气吹、气罐来吹,千万不要做任何接触式清洁。至于取景器镜箱,想要清洁必须要彻底拆机,一般来说这里进灰不能忍也要忍的。 无论是单反相机还是其他类型相机,如果在液晶屏、电子取景器或者小光圈拍摄的照片中看到暗斑,几乎可以肯定是感光元件上落灰了——这里所说的“灰”其实是所有污物的统称,包括了固态的灰粒、杂质,也包括了液态的油渍、水渍。 扩展阅读: 索尼A卡口单电相机(如SLT-A99、ILCA-77M2)和LA-EA2/LA-EA4卡口适配器使用了半透镜,也就是固定式反光板结构。但这个“镜”并非玻璃,而是一种软性薄膜,它比单反相机的反光板更娇气、更不能进行接触式清洁。
感光元件的清洁 胆大心细,普通用户也能安全地清洁感光元件。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动手能力差,也可以送到厂商的官方售后网点。只不过,ET认为清洁CMOS是每个人应该学会并且回避不了的技能——你的城市可能没有相机厂商直接管理的售后网点(委托售后和一些活动上的免费清洁并不一定比自己操作好),你的相机在超出保修期后需要付费清洁,你可能在外出拍摄过程中需要清洁CMOS。 清洁感光元件时,尽量选择湿度适中、无空气流动的室内环境。北方的冬天比较干燥,室内空气中悬浮的灰尘也不少,必要时可以先用加湿器加湿或者喷壶喷些水。操作时需要准备一个足够宽敞的台面,便于放置相机和相关设备。执行每一个步骤后,都用小光圈(大的F值,比如F16、F22)对着白墙进行试拍,检查清洁效果。(可以调整到手动对焦并增加曝光补偿) 具体的清洁步骤是: 在相机上执行自动清洁功能,重复5-10次。 单反相机通过菜单内选项升起反光板(不要使用B门功能),无反相机可以直接取下镜头。镜头卡口冲下。先将气吹空吹2下,然后让吹嘴瞄准感光元件,吹3-5次。不建议将吹嘴深入相机内部,以免戳坏对焦模块等部件。 压缩气罐的吹力是气吹的两倍以上,但质量不好的气罐可能出现结雾情况,请慎重使用。 遇到具有一定粘性的颗粒时,将相机平放在桌面上,镜头卡口冲上。使用果冻笔的笔头轻点感光元件后快速抬起,此时千万不要用力压或扭动旋转,以免灰粒划伤感光元件表面的保护镜。清洁后使用清洁巾擦拭笔头。清洁巾是一次性用具,不要重复利用,并且果冻笔也不要重复使用超过10次。 如果感光元件上附着有液体,通常是镜头光圈等部件渗出的润滑油,需要使用感光元件清洁棒、清洁液进行擦拭。尽量购买与感光元件规格匹配的清洁棉棒,沿感光元件的长边擦拭一次,不要反复擦更不要来回擦。千万不要使用镜头水代替感光元件清洁液。
镜头的清洁与保护 对数码相机来说,UV镜其实就是保护镜,既然如此,ET更推荐购买光线损失更小的保护镜(Protector)来保护镜头。由于UV/保护镜或多或少会影响成像(比如在光晕中出现摩尔纹、增大眩光的出现概率),质量差的甚至会影响自动对焦,所以可以“裸奔”,但不要配质量差的UV/保护镜——ET推荐的保护镜是肯高Pro1D或Zeta,建议在肯高官方淘宝店购买。 如果佩戴了UV或保护镜,有灰尘、污渍时可以随便擦,不需要太过在意。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