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上市,如何在守住江山的前提下开辟新的战场?
华谊传媒副总裁、华谊电影总经理叶宁曾表示,在过去的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观众走进电影院,拥有一定积累之后,观众已经变得越来越聪明。“对于创作者来说,在讲一个故事的时候,观众是会有预期和判断的。”他说。 两大平台则是希望通过数据的积累,从而帮助创作者去理解用户的预期,降低创意脱离用户预期的风险;在生产端,可以帮助片方设计亮点镜头,提供选角建议,设计宣发模式等;在院线,可以支撑他们更合理的排片。 然而,对于电影这一已经出现上百年的行业,互联网依然是门外汉,“互联网+电影”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式的发展空间依然需要时间去论证。只不过在此之前,猫眼在电影出品、宣发等环节的成功上已经落后于阿里影业和淘票票。 阿里影业不仅仅在宣发业务上实现了盈利。在2018年,票房过10亿的15部影片里面,8部有阿里影业的深度参与。其中,阿里影业联合出品并发行的《我不是药神》、《西虹市首富》分别以逾30亿、25亿的票房成为暑期档冠亚军。 上市后的猫眼是否能借助资本市场的帮助,脱离用户对于其在线票务平台的印象,也不再只是巨头扶持的流量入口,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电影和娱乐公司?至少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可能性相当低。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