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电动车为何先在三四线城市“火”了?
在他和同事们看来,共享电助力车本该投放在一线城市。然而受大城市相关交通法规的限制,过去一段时间平台只能下沉到三、四线城市进行投放,开始低调“试水”。而道路规划、交通布局、用户素质的问题,同样让共享电助力车举步维艰。 令人尴尬的是,这番辛苦和努力经常会费力不讨好。其中最令人困惑的是,尽管共享电助力车方便了很多南方三、四线城市的用户出行,但不少年轻人却并不买账,这又是为什么? 新出行工具依旧占道,乱象仍惹人嫌 “车都没法开了,这种共享助力车、单车抢道太严重了。” 从广州携妻儿自驾回汕头老家过年的陈仰凯,驶离月浦高速收费站后,就开始与共享单车、共享助力车抢道而行,让他无奈一路鸣笛直到进了小区。 他告诉我们,和不少三、四线城市一样,汕头市民出行大多以摩托车、电动车等代步,这地方投放共享单车、共享助力车的确有市场、有需求。 “但就交通规划、市民素质而言,真的不适合投放大量的共享助力车(单车)。”陈仰凯指着路上数量众多的共享单车、助力车表示,汕头不少道路都规划了非机动车道,但除了海滨路等少数道路以外,很少有非机动车道与机动车道以隔离栏分离,且车道普遍过窄,难以实现共享单车、助力车并排同行。 “再加上骑行者素质普遍不高,常常占用半条机动车道。”这种状况让习惯在广、深两地开车出行的他,感到十分不行应,常常需要鸣笛、打远光提示占道骑行的共享车辆,“更滑稽的是,市区还是禁止鸣笛的,真是急不得恼不得。” 同样因共享助力车、共享单车占道感到困扰的,还有公交司机李师傅。 驾龄超过二十年的李师傅告诉我们,随着近一年来汕头投放了大量共享单车、助力车,市民上路骑行与汽车争道,几乎成了常态。 “公交车是需要靠边停站上下客,总要在这些共享车流中来回穿插,再加上电摩托目录上真是太乱了。”李师傅表示,不少公交车站设置在非机动车道内,因此停靠站时这些状况都让他心烦不已。 我们在李师傅说的“占道”重灾区——汕头汽车总站附近观察了一个小时,发现短短十分钟内就有超过150辆共享单车(助力车)通过,其中有超过2/3是骑行在了机动车道上。 “高峰期潮汕路总塞车,除了车流量大,就是骑行的人占道严重。”李师傅叹了口气,“绿色出行是好事,但占道骑行的行为,影响了其它交通工具出行的效率,更让城市环境看起来杂乱无章。” 过去,摩托车、电动车是三、四线城市的交通“毒瘤”,大量骑行者违章骑行,导致出现诸多交通问题,影响通行效率。如今,部分共享品牌投放了共享单车、电助力车,在引领绿色出行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新问题。 在很多三四线城市,过去违章、占道骑行的摩托车、电动车,如今换成了共享助力车。而非机动车、助力车与机动车抢道的现象仍旧得不到缓解,关键的原因,还是人的问题。 无论是各地的交管部门,还是投放共享车辆的运营方,都有义务在宣传、倡导低碳出行的同时,规范这些层出不穷的共享单车、电助力车的使用要求、管理方式,同时加强市民的交通法规意识,提升骑行者的出行素质。 从共享单车到共享电瓶车,再到共享电助力车,层出不穷的共享出行方式不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三四线或是小城镇,人们都希望获得便捷的共享交通工具,但是看看这些“从农村包围城市”的电助力车,为什么总感觉缺了点什么?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共享单车消亡史:七个亲历者的真实故事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