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拍 Vlog 的你,知道应该如何选择趁手装备么?
如果仅仅依靠手机进行拍摄,显然是不够的——无论是算法补偿,还是光学防抖。所以手机搭配手持云台才是最为正确的打开方式。然而,市面上有很多可供选择手持云台可选,而这其中,呼声最高的是 DJI OSMO 2 以及智云 Smooth 4。 同样,笔者在这里不比较它们的防抖性能,只是提出它们在操作细节上的一些差距:最为明显的一点是,智云 Smooth 4 上的物理按键相对较多,基本可以实现不点击手机屏幕进行操作,但它没有用于控制摇臂的拨杆,所有的镜头移动需要手动操作;而 DJI OSMO 2 有用于操作摇臂的拨杆,实体按键相对较少,同时充电接口依旧是 Micro-USB 口。不过,两者相比较而言,DJI 的 App 易用性要强一些。 智云 Smooth 4 在这么多硬件之间,笔者认为最适合记录生活的,自然是手持云台+手机的组合,即便是一个手持云台的重量已经接近一斤。一方面是手机人人都有,另一方面是,无论是用什么设备,最后都会回到使用手机编辑,发布,如果需要追求第一时间分享。手持云台提供稳定性,给予手机拍摄创作更多的可能性,而目前手机的硬件素质已经达到了能拍能编辑的程度。 一些些拍摄 Vlog 的经验 如果追求创作的多样性,不妨多个机位协同工作——尤其是想 GoPro 这种广视角,小巧的运动相机,可以直接放在肩上或者胸前,而手机用于捕捉一些突发,而 GoPro 无法捕捉的画面。 GoPro Hero 系列可以提供挂肩视角 有了趁手的拍摄硬件,下一步是如何通过后期编辑,将自己的 Vlog 变得富有创意。首先最为重要的一点是,确定自己的素材,以及需要怎样处理。举个例子,笔者经常使用的是利用 GoPro 放在肩头对整个旅程进行记录,使用 iPhone 随时捕捉有趣的图片,对于拍摄的小视频,则是使用 Vue app 进行处理,添加一些特效或者滤镜。 一天游玩下来,能积累足够的素材,然后再借助 GoPro 出品的 Quick App,即可实现一天的素材自动处理,然后结合不同的剪辑点,配合 Quick 上既有的曲库,处理一天的素材简单又高效——遇到不合心意的素材,还能自己手动调整。 其实拍摄 Vlog 本身是一件非常随意的事情,就好像是我们平时拍照一样,器材能提供给你的更多的是拍摄的便利性和视频的素质,但它们都不是拍摄 Vlog 的关键,视频拍摄的关键在于掏出手机,敢于开始记录自己的生活,即便它并没有太多的精彩之处。(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唐植潇,编辑/项欧)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