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监测心脏健康的马桶圈,会给AI创业者带来哪些启发?
宏观上看目前的AI创业者,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动机”,各种算法引擎、数据集、开源架构等等。以医疗领域为例,已经做出了非常优秀的算法,比如加州大学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可以在发病的六年前诊断出早期阿尔茨海默症,准确率高达98%。 但从实验室到用户身边,还需要一个复杂而精密的传动机制,包含了传感器、芯片、云服务器等所有中间环节,将算法传导到硬件。 很多人的想象中,AI硬件的技术很成熟,给完需求和设计图稿,就能从流水线上得到预想的产品大,但事实绝非如此。目前来看,智能物联的产业生态环境是割裂的。 工程环境中有着冗长的流程和各种隐蔽的陷阱,技术开发者与工程团队、制造产业链各自为政。能否找到可靠的硬件团队和愿意配合的ODM厂商,对AI硬件创业者来说至关重要。 “心脏监测马桶盖”的发明者已经成立了一家名为Heart Health Intelligence的公司,并与美国一家设备公司合作生产。而另一家刚刚拿到84万美元融资的美国AI初创企业Cherry Labs,则在柏林、莫斯科和深圳三地部署了超过27名AI研究人员、产品设计师和工程师。 接下来要面对的第二个问题,是成本。很多产品,诸如智慧安防、健康监测等,虽然有足够的需求量和越来越合理的解决方案,但成本上如果不降下来,最终恐怕也会黯然离场。 前面提到的Cherry Labs,它们研发的人工智能家居系统Cherry Home,能够通过视觉传感器和麦克风来检测和跟踪老年用户,根据异常视频判断老人绊倒、哭泣、呼喊等行为,并及时将信息发送给医疗人员,以降低意外并发症的概率。 该硬件和“心脏监测马桶圈”一样,对于老年人和病患监护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但现实问题是,这样一套传感器和处理器的售价却在1600-2000美元(最多支持6个房间)。在高昂的价格面前,其市场表现恐怕会比较尴尬。 (Cherry Home 拍摄的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年病人的照片) 综合来看,尽管上游的技术算法和设计能力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想要通过AI硬件来实现一些美好的橙黄想,在缺乏产业生态、制造基础等下游支持的前提下,依然只能画饼充饥。 但无论如何,“心脏监测马桶圈”的出现,是AI开发者融合割裂化场景和体验的一个优质案例,正在展现出越来越清晰和明确的开发方向,而不仅仅是PPT上的“虚假繁荣”。 毕竟,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的结合,不是为了听上去有多么炫酷高大上,而是真正改变普通人的生活。 未来已在路上,希望真的到了那一天,我们不需要越过大洋去抢购一只马桶圈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