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辉岁月:中国互联网激荡25年(上)
淘宝创立伊始,并没有多少人在上面卖货。为了营造商家和客户买卖的氛围,马云和其他创始人各自拿出十件东西,放到淘宝上交易。 淘宝网上线 这不经意间的一百多件商品,成为后期淘宝成千上万件商品的一个小小注脚。 事实证明,马云提出的从B2B到C2C的转变,恰好踩在了中国网民消费崛起的脉搏上,在短时间内淘宝的交易量增长喜人。 次年,为了完善淘宝的生态,淘宝相继推出了让买家和卖家及时沟通的通讯软件阿里旺旺、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 在阿里旺旺和支付宝的助力之下,淘宝网初生牛犊不怕虎。 高瞻远瞩的马云并没有让淘宝和ebay易趣争夺既有的存量市场,而是收割疯狂生长的增量市场。 仅仅1年的时间,淘宝便发展成为中国电子商务的领军企业。 2005年,淘宝网接连超越ebay易趣和日本雅虎,成为亚洲最大的网络购物平台。当年的成交额突破80亿元,超越沃尔玛。 在马云高歌猛进的时候,马化腾也春风得意。 2002年3月,QQ注册用户数突破1亿大关,一年后其用户数攀升至2亿人次。 2003年,腾讯抓住了用户的虚拟需求和自我实现的关系,适时推出了QQ秀,开始向用户收费。 QQ秀开启腾讯付费模式 这一举措使腾讯开始大规模盈利,QQ秀推出半年后,付费用户就达到了500万人。 2004年6月16日,腾讯在港交所主板公开上市,股份代号00700。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互联网企业,腾讯上市时估值就突破6亿美元。这个在公众场合言语不多的小马哥,在5年的艰苦奋斗后,初步奠定了腾讯的江湖地位。 2004年腾讯香港上市 这厢腾讯在港交所上市,那厢百度也不甘人后。 凭借市场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百度在中文搜索引擎领域所向披靡。谷歌中文业务的羸弱,更是衬托出百度广告业务的稳定增长,彼时的百度早已进入躺赚阶段。 2005年8月5日,李彦宏带领的百度正式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股价涨幅达354%,创造了中国概念股的美国神话,一举成为中国互联网市值最高的公司。 2005年百度纳斯达克上市 至此,中国互联网江湖初定,BAT的说法逐渐深入人心。百度一度成为中国互联网公司最强大的存在,BAT的排位也印证了这一点。 从1994年中国接入世界互联网,到1998年中国互联网破局元年,再到2005年BAT江湖初定,时代的宠儿勇立潮头,业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层出不穷。 BAT江湖初定 从早期新浪、搜狐和网易三家门户网站一统江湖,到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分别依靠搜索、电商和社交三种商业模式各立山头,太平洋西岸的商业巨子们用汗水和创新,让中国在互联网大潮中熠熠生辉。 成王败寇,商业江湖向来遵循赢家通吃的市场规则,百度老大的地位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就被时代潮流携拥着向前。 那些光芒闪耀的历史瞬间,普照着漫长的岁月,将中国互联网推向了下一个浪潮。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