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05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 > 正文

蔚来的需求危机

发布时间:2019-03-12 01:39:30 所属栏目:教程 来源:36氪
导读:在财报中,蔚来将交付下滑归结为三个原因:补贴退坡导致2018年底需求提早释放;元旦、春节假期“季节性”需求减缓;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文 |王海璐 图片来源 |东方IC 按需生产的新造车势力们,眼下正面临着一波需求危机。 2019年1月、2月,蔚来仅向

华尔街的分析师认为,特斯拉近期的调整,同样来源于需求增长减缓。2019年以来,传统豪华车厂商陆续推出特斯拉Model S/X的竞争车型,奥迪纯电动SUV e-tron打入欧洲市场,捷豹I-Pace在荷兰的销量超过了特斯拉,预计明年上市的奔驰EQS,也被视作不容小觑的竞争者。

而特斯拉Model 3,2018年底周产能已经达到7000,正在快速消耗着剩余订单。

蔚来的需求危机

转型会是更好的出路吗?

2019年1月,威马宣布联手美团打车,布局网约车市场。此前,威马还曾与海南交控合作,推出分时租赁业务。36氪了解到,小鹏汽车也在内部布局出行服务。

关于车企做出行,有一种阴谋论的猜测:对于一些销售不够好的车企而言,布局出行是权宜之计,给卖不出车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成立出行公司,更换了主体,将亏损从表内转到表外。因为创造了2B的需求,消化闲置产能快速见效。

当然,这种论断可能并不全面。过去5年,奔驰、宝马、奥迪、丰田、福特等老牌汽车品牌先后宣布布局出行业务。中国自主品牌也不甘其后,吉利早在2015年便推出了“曹操专车”,上汽在试水分时租赁后,2018年底也推出网约车平台“享道出行”。

一个在汽车行业得到广泛认同的观点是:汽车出行行业未来的格局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产业链条中不同角色的价值将重新分配,制造企业可能不再掌握绝对的话语权,取而代之的,是同时拥有车、数据和用户的出行公司。而车企如果不及时转型,未来很可能沦为出行公司的供应链。在这种转型的焦虑下,一些车企开始探索新的业务方向。

但转型出行市场并不那么简单,特别是对于中国的新造车企业而言。一方面,面临政府的严格监管,网约车许可证难拿,一线城市限牌等问题也不好解决。另一方面,用自己的车做出行,资产重,成本高,相比滴滴的平台模式,运营难度更大。

曾经高调进入打车市场的美团,在南京、上海试水之后已经开始对出行业务重新思考;而背靠吉利的曹操专车,也并没有抢到滴滴多少份额,更没有摆脱亏损。初创车企想要分出行市场的大蛋糕,谈何容易。行差一步,就会对资金链造成极大的考验。

新势力们想要站稳脚跟,最终可能还是要让产品获得市场的认可。随着他们的第一款量产车相继进入交付阶段,2019年,市场会给出答案。

小鹏汽车2019年的销售目标是年底前交付3万台。威马计划2019年推出3款车型,创始人沈晖大胆提出挑战10万台。蔚来创始人李斌也曾表示,希望蔚来第二款车ES6可以成为一款走量的车。

蔚来ES6计划今年6月开始交付。这款车很多零部件和ES8共用,相当于小一号的蔚来ES8。预期中,比蔚来ES8续航更长、售价低10万元ES6,将会更大程度上刺激新的市场需求。而在此之前,蔚来可能还是要对着紧紧张张的订单,挺过2个季度。

不久前,蔚来已经停止了在上海自建工厂的规划。原定于上海工厂生产第三款车ET7,调整为与江淮合作在合肥工厂生产。这将会节省很大一部分成本。

蔚来的需求危机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

截止到2018年底,蔚来账上还有83亿现金及等价物、限制性货币及短期投资。2月,又发行了6.5亿美金的可转化债券。虽然建厂等大额支出暂时被砍掉,但按照四季度的标准,蔚来一个季度的运营花销就超过30亿,2019年还面临18亿元债务到期,现金流并不宽裕。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的新能源补贴政策还迟迟没有出台。补贴退坡之后,新能源车企们还会进一步面临更加严峻的需求冰x冻。蔚来第一季度过得很艰难,第二季度可能还会更难。

李斌也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短期,特别是在第二季度,我们相信会有一些压力。”

行业的普遍状况,他相信会比蔚来的状况更加糟糕。“在所有的电动汽车里面,我们相信我们的压力相对来说是小一些的。”

蔚来的需求危机

蔚来的需求危机

蔚来的需求危机

蔚来的需求危机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