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05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 > 正文

除了被“偷听” 声音还可以“出卖”你更多

发布时间:2019-04-01 19:59:53 所属栏目:教程 来源:IT时报
导读:来源:The Verge 原作者:Angela Chen 编译:李蕴坤 此前,《IT时报》进行了一系列关于饿了么、美团等App可能存在“偷听”现象的报道。对于电商类、资讯类、音乐类等App来说,“监听”得来的隐私信息或许更有助于实现为用户精准推送。不同于上述的“隔屏有

每秒钟测试超过200个参数,并可应用于多门语言的精确分析,包括富有音调变化的普通话,这就是Degani对自家语音处理算法满怀信心的理由。虽然项目本身仍处于试点阶段,但Voicesense正在与多家大型银行以及投资者进行洽谈,Degani说道:“人人都为语音分析的潜力着迷。”

可惜,这项技术潜力似乎很难说服犯罪学领域的专家。德雷塞尔大学犯罪学教授Robert D'Ovidio认为,客服是一回事,他本人比较关心技术被滥用的问题。试想一下,假如抵押贷款公司利用声音来判断用户是否有罹患心脏病的风险,如果有,那就意味着这些人可能不久于人世,应该被归为高危客户。

D'Ovidio补充道:“如果有机构抱着以上目的收集语音信息,我们就需要相关的立法来保护用户。”

事实上,美国的部分州已经出台了类似的保护法规,华盛顿大学法学院教授Ryan Calo指出。因为声音被视作一项生物计量指标,包括伊利诺斯州在内一些地区可通过法律保障生物计量的安全性。至于机器学习技术是被用作语音分析,还是看看个人履历,期间是否会有失偏颇,引发一些敏感问题,如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这些仍然需要因地制宜地去考量,Calo表示。

但人们对于机器学习在人脸识别和声音识别上的应用显然是感到不满的,一方面是因为那些内容过于隐私。况且由于反歧视法的存在,围绕语音分析的许多话题都会被放大,发展到这些信息能否被取用,甚至会怎样产生歧视这样的程度。然而就目前的社会而言,人们还不足以与这些问题抗衡。

“希望将来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可以意识到这些只是数据,不管它们是什么样的形式,其实都和表格里的数字或采集来的声纹没什么两样。” D’Ovidio认为,当人们的语音信息被使用时,至少本人应该有被告知的权利。“要是算法出错了,又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