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05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评测 > 正文

后厂村生活虚与实

发布时间:2019-06-12 02:39:00 所属栏目:评测 来源:王白聿
导读:副标题#e# 日前,GQ报道发表了一篇名为《孤独后厂村:30万互联网人跳不出的中国硅谷》文章,讲述了那些在被誉为中国硅谷的后厂村的人们,所经历的高薪低消费的生活,以及远离市区、社交匮乏带来的封闭和孤独感。 文章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共鸣,引发了关于痛与

就好像那篇文章里写的,一个农村出来的姑娘,5年就可以付首付,在北京买房了。没写的是她选择了10年还清贷款,而不是20年。因为15000的月供不过是她薪水的一半。而且还没有提到他的股票之类的收益。比如我做了两年多,薪水收入在80万左右,股票奖励就在200万左右,当然因为离职比较早,没有拿到全部股票奖励了。

我真不知道这样的地方还有什么好矫情的,还有什么想逃离的?前两天有一个下属找我出来创业了,他毕业后做了三年跳槽月收入就已经到3万了。而我很多同事出来创业,不少也都是年入几千万上亿,公司上百人,其实都是当年在公司工作积累的资源,也包括我在内吧。

我觉得后厂村肯定比金融街好混的多。逃离了,你还能去哪儿呢?回家看矿吗?

@M李小阳:

这篇文章充斥着狭隘和偏见以及极端的负能量。

互联网人丰富多彩的生活远比大家想象得还要多彩精致。完全无法理解这篇文章报道的视角。

@顾晓琨:

其实大多数时候,后厂村的氛围并不像文章中渲染的那样,大多数公司有班车,住在城里开车上班的也不占少数,文章中的对象大都是北漂新人,她们最努力,也最焦虑,而当他们密度如此大的聚集在一起的时候,这种共鸣会更强烈。

没有人会在这里终老,大家终究都是过客,只不过对于有的人来说,这里是第一站,对于有的人来说,这里是换乘站。

@金亚:

这个调查有点矛盾,后厂村都买不起的化妆品,能买得起的人都住哪?住在国贸的金融大鳄们就买得起了?或者说只是认同东三环内才是北京光鲜亮丽的样子或者夜店酒吧才是夜生活?

我就在后厂村五年了毕业实习工作到创业。五道口也有酒吧,不一定非要去三里屯吧,想去随时去,问题是我不想去。为什么呢?因为有那个时间,我宁愿用来学习工作和休息。所谓去酒吧也只不过是一种仪式感,自己认为在酒吧能放松,如果这样尽管去即可,凌晨12点的北京又不堵车,去三里屯也不用多久。

住后厂村的人大多数也不会认为去酒吧就高级吧,我们不陪客户也不喜欢酗酒,不喜欢嘈杂的音响,更不喜欢和别人身体蹭来蹭去。爬爬山看看电影就觉得很满足,典型的低欲望高智商人群(比例极高)。靓女俊男,灯红酒绿,顺便宿醉捡个尸的环境,大多数都是表面光鲜,大家又不傻。

“下一份工作一定要离开后厂村”

@韩三岁:

房子买在朝阳区管庄,上班在后厂村,每天上下班70余公里,通勤3个半小时,连我自己都没想到能坚持到现在。

下一份工作一定要离开后厂村,人太多太多了,而且通勤时间久了变得戾气很重。

@PANYUZHU:

已经辞职离开后厂村,但身上还残留着后厂村病。

@子:

世间的繁华也许真的只能看看,虽然撤出后厂村三年,但那里的每一个路口都还记得。

在北京洗涤了九年的灵魂决定离开,转到京津高村科技创新园,产业够大发展有望,不甘心的我仍然心存侥幸的认为,我的人生还有诗和远方。

@Anna-:

或许不仅是「后厂村人怎么活」也还是「为什么这个纳税额高达(我也想象不出来的数字)的区域为什么基建和配套烂成屎让人只能这样活」。

但是身为一个已经滚蛋的王德彪我又能(敢)说什么呢。

@Milky:

我,一个在后厂村住了快两年的人…肯德基麦当劳都不给送…骑自行车30分钟内没有大超市,买不到任何早餐…真的不适合我这么一个年轻的充满活力的人住。

p.s五彩城在我内心真的很繁华了!!!!每次别人问我家在哪儿,我都是骄傲的回答,新浪总部百度总部都在我家门口

@丝微特鲁:

北京东边的工作者自然是无法忍受后厂村的生活和工作状态,但放在更大的世界里看,东边的生活也只是一个入门级后厂村的状态,这方土地可能就是缺乏优雅生活的基因。

“那种孤独感真的太有共鸣了”

后厂村生活虚与实

@Ellie H:

看着文章里说一周都没有和人讲过话了,在地铁里靠着杆子掉眼泪,那种孤独感真的太有共鸣了,像极了我一个人在澳洲的偏远地区独自生活的感觉,在所有得过且过的日常里,那种虚无感变得难以忍受,而这种情况却同样发生在我现在生活的北京。

很多时候生活都给我一种无论逃去哪里都躲不掉的讽刺感,生活在别处的这种逃离到最后只能大失所望的发现,自己是从一个洞里掉到另一个洞里了。

@拖泥钱:

一部分孤独感或许来自互联网理想主义的破灭吧。以前一小撮人想的是改变,现在一万个聪明的脑袋想的是从三线城市用户那儿多榨出一点广告价值。

@毕学勇:

文章写的挺心酸的,不过互联网的半壁江山,正是这些不知道名字的码农群体支撑起来的,他们奋斗,他们付出,他们拿青春博明天。其实更为心酸的还在后面,现在他们还年轻,等35-40岁以后,只有少数人还可以走下去,大部分人无路可走,或走不动的时候,才是真的心酸的时候。

@黃興華:

去年毕业,从实习到工作在北京互联网呆了快2年了。

在网易实习的时候,下班带上耳机开辆小黄,就觉得自己是这个世上最自由的女孩,穿越每个大厂,跟夜色比谁快。实习工资老低了,可那个时候真的很向往大城市这种奋斗一定会有结果的感觉~觉得年轻人嘛,苦一点没关系。

现在正式工作快一年了,到手薪资是在家乡的应届毕业生不会有的水平,我的所有奋斗梦在过年回家的时候被击碎,一年回一次家,10天,这感觉太痛苦了。

在北京的生活,也好像只剩下工作,友情爱情在这个城市都好难维系,我眼中的高薪在北京扎根这件事情上不过是杯水车薪,好迷茫,二三十岁的时候,真的值得这样孤独地赚钱吗?好像牺牲了很多陪伴家人,体验生活美好的瞬间……

“人生的意义有许多种,关键在于自己怎么选择”

@李冬骜: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