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05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移动互联 > 数码 > 正文

小米手机销量大滑坡背后:雷军没有想清楚到底要学谁?

发布时间:2017-02-15 12:21:20 所属栏目:数码 来源:新浪科技
导读:副标题#e# 日前数据显示,一直是手机界迅速增长的明星—小米销量暴跌36%,跌出了前五,众多业内人士都为小米找了原因,开了药方。小米销量大滑坡,业内总结了饥饿营销、性价比失效、供应链与线下渠道困境、品牌难以上行等因素,但从商业模式来看,还有哪些

我们看到,小米生态链的产品越来越多却并没有引领科技趋势的拳头产品出现拉升整个品牌高度形成合力,反而由于产品多而散乱牵扯了主业的精力与质量。去年《财富》杂志就指出,质量问题可能是导致小米销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总结可知,小米与索尼由于其基因不同,成功的路径不一样,前者以技术性的硬件产品打响口碑,输在后期硬件产品平庸化,而后者则从一开始以手机界的互联网品牌打响口碑,走到最后,原本应该强化的优势与差异点:互联网软件生态布局却逐步弱化,并过于信奉自身在手机领域的成功运营模式与教条,走上了一条与其基因迥异的硬件百货公司的路子上。小米与索尼两者成功的路子不同,但最后却有点殊途同归。

互联网平台战略逐步被荒废

我们看到小米此前一直宣称自己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事实上,从一开始,小米的“互联网平台战略”包括小米软件平台和生态平台的构建,为小米构建了优势护城河,包括米聊应用在内的小米软件创新以及游戏生态对合作伙伴的利润贡献,这些互联网方面的基因是小米区别于华为、三星等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但后来小米却在软件生态上的发力与突破不太明显,却把硬件摊子越铺越大。到后来,随着苹果软件营收已经进入了财富100强,而中国的苹果渐渐不再多提软件营收的事儿。

而小米最初高调学习苹果的软件生态战略,后来逐渐淡化这一点,在于其软件层面却始终未拿出有效可持续性增长的软件服务生态模式,也没有突出性的亮点与创新以及高速增长的潜力与趋势,这也源于早期圈占的低端用户事实上也很难去持续为其软件应用服务买单,依赖软件生态赚钱的故事越来越难讲。但说到底,小米在硬件杂货铺上牵扯的精力太多,导致互联网平台战略这点有区隔性差异的核心优势逐步荒废了。

因此小米的手机故事从中国的苹果到做科技界的无印良品再到学习Costco。

从无印良品到学习Costco:产品基因对标渠道带来混乱

在雷军看来,小米的定位绝不仅是一家手机公司,而是要在中国社会掀起一场“效率的革命”。因为中国企业以往花在营销、渠道、店面等环节的钱太多,而在生产效率和质量上则严重欠缺,因此小米还需要学习Costco。未来5年打算开1000家“小米之家”,做到全球一流的零售集团,向美国Costco看齐。

但雷军没有看到的是,以手机成功的小米它的基因来自产品,到最后却在一味的学渠道,讲效率讲如何压低利润率,最后导致产品本身的功底与创新丧失了达到了最顶端的持久驱动力,导致产品的势能从风口滑落。

前面说到,当产业链与技术方面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建立,尚未在一个品类中占据领先优势的时候,盲目扩张品类带来的负效应可能是极大牵扯原有的核心品类的创新与技术投入,它会分散一家公司对于核心主业的人力、资金与物力的投入。将科技公司对标零售店的后果是产品成为渠道战略下的一颗螺丝钉,核心产品手机本身丧失了正确的定位与战略驱动。

而盲目追求大而全的弊端就是,优势和劣势全部包裹起来,一旦出现问题,也根本不知道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往往会造成巨大包袱。对于小米手机销量暴跌,雷军此前便说,不再公布手机销售额。手机只是小米“百货公司”整个生态链中的一角。事实上,根基未稳盲目扩展产品品类的危机就在这里,就是生态链任何一款产品的暴跌,你都很难理顺其中的因果。

小米没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学谁

雷军曾经说,人们看懂小米的商业模式需要15年,小米是一个商业模式极其复杂的公司,难以用极为简单的语言描述。雷军也曾说,小米的商业模式,是要做品牌产品+零售的垂直一体化模式。但如果小米手机这款关系品牌、用户与利润成败的核心产品一旦失势或者倒下,还能拿什么为它的百货公司输血去支撑百货公司的运转?拿什么去维持小米生态链合作伙伴的稳定关系?小米品牌产品+零售的垂直一体化模式业务如何维持?

比尔盖茨曾经说:“微软公司离破产只有18个月”。而雷军却非常自信自己的思想已经超前15年,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科技世界,又有多少大佬能够确保自己的公司15年之后还能健康的存活于世?

我们知道,优秀的商业模式都是清晰、简单而有效的。就好比腾讯主业曾依赖相关的平台游戏与QQ会员服务等模式盈利,阿里主业依赖通过针对电商生态平台上几百万商家的服务与广告来盈利,苹果就是依赖软硬件封闭的盈利生态模式,谷歌与facebook就是依赖广告盈利,Costco是依赖会员模式盈利。如果一家公司的商业模式需要人们15年之后才能看懂,只能说明这种商业模式可能更多是一种想象。

我们发现小米的商业模式不断变化,学习对象越来越多,在这背后,小米更多可能是一种战略上的迷失,其背后的本质是,小米随着每阶段的发展需求提出不同的口号与概念来讲自己的故事,尽量让自身与众不同来推动估值与销量,但很难掩盖小米对于未来增长不确定性的焦虑。

这世上有很多优秀的公司,有很多优秀的商业模式,从苹果到亚马逊、从索尼到无印良品到Costco,但离开它的核心根基、生存环境、历史背景、基因土壤之后,未必都能适合别家拿来用。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它的基因,小米如今的焦虑与迷茫,可能就在于学的太多太超前,想象着吸收各种世界顶尖的商业模式的长处为已所用,到最后却导致战略方向与路子的混乱,丧失了战略聚焦点,说到底,小米还没有想清楚自己的本源优势基因在哪里,到底要学谁。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