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代商用PC,锐捷加速云桌面解决方案布局
有些厂商、供应商,他们卖产品的时候,桌管和下面的虚拟化分开卖,用户可以单买虚拟化,而单卖虚拟化就是卖服务器。如果,用户可以配一个桌管软件,就会变成桌面虚拟化。在桌管层面的融合,与只是硬件资源的灵活高效,有着本质的不同。 记者:我们现在推的解决方案,除了这个云一体机以外,会单独推IDV或者是其他的IDV这种解决方案吗? 肖广维:我们可以简单梳理一下,现在整个技术线是VDI和IDV两条线。每一条线上面其实我们产品都是服务器、软件、终端。我们的一体机,有IDV的一体机和VDI的一体机。唯一的区别就是,IDV的虚拟机是运行在终端上,所以他终端会比较贵,服务器会比较便宜。VDI因为虚拟机运行在服务器上,所以服务器会比较贵,终端会比较便宜。我们所谓的“胖盒子”,“胖终端”就是IDV的。瘦终端就是VDI,他所有的东西都是服务、软件、终端,但是他的价格,配置会不一样。那么做所谓的融合是什么呢?就是把IDV后面那个便宜的服务器不要了。因为其实那个就是运行的一套管理平台。这套管理平台和在VDI的服务器上的管理平台做融合,所以最后用一个VDI的服务器。 记者:您对VDI、IDV和VOI的融合怎么来看? 肖广维:其实,IDV和VOI的场景是一样的。他们的核心区别是下面有没有虚拟化层,如果单从使用来说,没有区别。所以,用户可能会选择A跟B,或者A跟C,但不会出现ABC同时被客户购买的场景。另外,VOI的确能提升速度,但并不是真正的云技术。 云桌面创新分技术和应用两条线 记者:在技术创新方面,除了3D渲染,还有没有其他发展方向? 肖广维:锐捷云桌面技术创新分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研发团队本身就分两条线:一条是技术线;一条是应用线。技术线包括:超融合、协议优化、数据存储的优化、数据安全的优化、3D以及GPU的优化等。应用线是场景融合,以及场景使用。 纵向是锐捷的技术线,最开始只支持简单的应用。再往上走一步,传输协议变好,或者交互性变强。只要这个平台一提升,所有的产品都会得到升级。横向是应用线,与技术线处于一个平台。举个例子,锐捷本身也做网络,做认证平台。在终端认证这个节点上,企业用AD域的认证会比较多。而学校和医院是另外一种认证,所以要做不同版本的横向创新。 记者:云桌面解决方案,只是一个引子,实际上深入某个场景,要做的东西很多,现在是不是各家都在做这种细分场景的全案,朝这个方向发展? 肖广维:很多细分场景,每家厂商都能看见,关键是你是否真的能为这个社区投入那么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外设这件事,很多时候云桌面都说外设是不好的。很多地方不用云桌面是因为外设,不具兼容性。但是现在,锐捷推出的IDV,在外事方面会做很亲的优化。还有医院,很多场景无法适配,所以锐捷会考虑专门做一款终端。而很多厂商可能会只考虑适合自己的那部分场景就好了。锐捷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用户都能体验到云桌面带来的便捷。 记者:要在研发做大量的布局,为什么锐捷对云桌面市场如此看好?是看到新的机会了吗? 肖广维:其实是来自于我们的用户。锐捷是一家做网络起家的公司,那我们的网络其实在市场占有率也还不错。在国内品牌中也算是前三的一个占比。其实,对于教育、政府、企业、医疗来说,最头疼的问题不是网络。他们在遇到的问题的时候,希望能做到“云管端”。而市场上大部分厂商都在研究“云”;而对于“端”这一层面,还没有谁能真正做好,或者说有更好的解决办法的企业还不多。如果这个问题不去解决,将来的云和管做得再好,最后用户体验也是差的。在锐捷的战略体系里,管的能力最强,网络、软件安全的业务占整体销售额的70%,而云桌面将成为锐捷第二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记者:您如何看整个市场的竞争格局? 肖广维:云桌面市场现在还处于发展期,锐捷特别希望还能有一、两家大一点的友商一起来做。只有把市场声音放大,在技术上超越PC的体验,最终云桌面替代传统PC才会成为可能。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