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S IS AI:一场新奇的辩论和一个可期的未来
这可能是目前关于AI, 最全面、最客观、最深入的纪录片。 Discovery出品,了解一下? 一场新奇的辩论 这是一场奇怪的辩论。 身为以色列国际辩论协会主席和2016年以色列国家辩论冠军,Dan Zafrir和Noa Ovadia这一辈子打过无数的辩论赛。然而此刻在加州的这场辩论,却是他们打过的最奇怪的一场辩论。 奇怪的并不是辩题。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政府是否应资助外太空探索”以及“人类是否应使用远端医疗”,都是既公平又具有深厚现实意义的辩题。 奇怪的也不是内容。在Noa Ovadia看来,对方辩友“语言流畅”,常常“直指观点的核心”并给出有力的回应,有时甚至不乏一些幽默感。 当然,这种幽默感在常人看来或许有点奇怪: “今天有很多重要的事,特别是对我而言,可惜我没法说这令我热血沸腾,因为我没有血。” ——TA并没有撒谎。 在Noa Ovadia对面的,并不是一位人类辩手,而是一个约1.5米高、侧边带有屏幕、外形像《2001:太空漫游》中黑色石碑的物体。尽管有着人类女性声音,但毫无疑问,它只是一个界面,它的背后,是一套人工智能系统。 图片来自YouTube截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4XgRnPDb8Q 这套叫做Project Debater的系统,是IBM Research历时5年多研发,用于自然语言处理的AI系统。它不仅能够理解语句的各个部分,识别概念,明白句子之间的相似之处,还能机智地组织语言,并最终流畅地表达出来。 尽管并没有用“打败”这样的字眼,也没有强调辩论的胜负,但无论是台下的观众,亦或是场上的人类辩手都承认,机器在引用数字和其他支撑细节上已经强于人类,并且它已经能够抓住辩论中最核心也最受人关注的部分。当然,它还不够老练,语言也没有人类辩手生动,但毫无疑问的是,他们都认为AI已经具备了相当的实力。“Formidable(令人敬畏的)”,VOA用了这样的字眼。 这一天是2018年6月18日,在美国加州,继象棋、知识竞赛、围棋之后,AI再一次与人类顶尖选手站在了同一水平线上。 一个AI来临的时代 与象棋、围棋这种游戏相比,辩论无疑是一种更加自由的游戏。 围棋的每一步落子尚有361种可能的上限,然而辩论没有。辩论的每一次交锋,关于字、词和它们的组合都有无数的可能,也没有边界。 按照哲学家詹姆斯·卡斯的分类,这世上有两种游戏:有限的游戏和无限的游戏。有限的游戏以获胜为目的,它有确定的边界,有一个确定的开始和结束,拥有特定的赢家,规则的存在就是为了保证游戏会结束。而无限的游戏以游戏本身为目的,规则的存在是为了保证游戏能够进行下去。 围棋无疑是一种有限的游戏,而辩论更像是一种无限的游戏。尽管辩论赛有所谓的胜者,但这种胜负更多地是一种主观上的评选,反映的是辩手的辩论状态,而非观点本身的胜负。辩论更重要的目的,反而是将讨论进行下去,引起人们关于辩题本身更有深度的思考。 同时,在人类所发明的所有系统里,语言无疑是最复杂的系统之一。毕竟维特根斯坦也说,语言是我们的边界。正因为语言本身的复杂性、开放性,导致自然语言处理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最大的挑战之一。 而现在,在最复杂的系统上所构建的无限游戏——辩论里,IBM说,AI来了。 我们在人生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都是没有明确答案的,不是黑白分明的。可是,现在AI来了。它不仅仅能够用于辩论,它可以应用在一切涉及决策的领域。一切需要做决定的领域,需要列出优劣论据的,都可以用这项技术帮忙。它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的基础,它会在许多方面有应用价值。 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究竟什么是AI? 图 | tuchong.com 从1956年人类第一次将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作为一个正儿八经的学术问题而不是科幻概念进行研究到如今,50多年过去了,AI的发展也经历了起起伏伏。从第一次战胜人类顶尖象棋选手到如今和人类顶尖辩论选手难分伯仲,AI发展如此迅猛。然而,我们普通人其实并未正视过它,我们脑海里的AI仍然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亦或者道听途说的一些谈资,在AI已经悄然进入生活方方面面的时候,作为一名普通人,我们应该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如何正确认识人工智能?它正在如何改变我们的现在和未来? 为此,探索频道(Discovery Channel)推出了一部纪录片《THIS IS AI(这就是人工智能)》,从人工智能的本质、核心能力、应用、人机关系等方面层层剖析,揭开人工智能的神秘面纱。与其他节目不同,这次的纪录片中,AI不再是一个猎奇的科幻概念,也不是某些粗糙的机器人展示,而是被除去了所有神秘的面纱,被理性客观地作为一门技术和一项工具来看待,可以说是目前对人工智能最全面、最真实、最客观的纪录片。 在这部纪录片里,编导试图通过人工智能领域的最新的进展来揭示AI的本质以及它对我们生活可能的影响。以上文的辩论AI为例,其实早在2011年,IBM的人工智能Watson就已经在智力竞猜电视节目《危险边缘》(Jeopardy)中战胜了人类,在这场竞赛中,Watson需要分析人类语言中微妙的含义,包括讽刺口吻、谜语等,这些通常是人类擅长的方面,然而Watson已经可以做到并且做的比人类更好。如今,Project Debater在辩论赛所取得的成功,表明AI已经有能力去影响我们的决策。AI已经有能力从被动的理解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它不仅能够理解我们的自然语言,而且能够熟练地使用它。 一旦AI由被动变为主动,这意味着,AI不仅可以影响我们的决策,还能主动去做决策。无论是特斯拉还是谷歌的无人驾驶技术,其背后的本质都是人工智能。面对复杂的、人类也会犯错的交通状况,AI如何决策,更关键的是,如何做出比人类更好的决策,这是所有无人驾驶技术面临的难题。 如何做出比人类更好的决策?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不断地学习,反复地试错,终有一天能够接近真理。而AI之所以强大,也在于其学习能力。击败卡斯帕罗夫的“深蓝”也好,亦或是击败柯洁的“AlphaGo”也好,其背后的本质在于AI已经拥有了超越人类的学习速度。 图 | tuchong.com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