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05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我们做了六组实验,结果发现所有人都失控了

发布时间:2017-03-18 16:51:08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WechatMoments
导读:副标题#e# 「真的,我这就把微信关掉。」 公元 2017 年 3 月某一天深夜,「微信实验室」研究员 W 在他运营的公众号上发现这么一条留言。 几个月前,微信团队有一帮空虚佬,突发奇想拍了一部名叫「微信实验室」的视频。他们找来 6 个身份不同的人,让这些人

 3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

每次科技的革新都不可避免地引发争议。对于微信来说,同样也有很多反对的声音,他们觉得微信在腐蚀着人们之间真挚的情感,让人们更加虚无和孤独。

也许罗密欧与朱丽叶微信恋爱的故事(又来)会是不那么完美的结局——

哪怕睡在一起,也是各自刷手机。明明就在身边,却仿佛是两个世界。焦虑的同时,也陷入尴尬的境地。

我们做了六组实验,结果发现所有人都失控了

细细想来,微信上的自己距离真实的自己,这些年渐行渐远。翻翻文章开头小伙伴们的吐槽,你可能会有更多感触。我们日益熟练地利用社交网络在伪装自己、讨好别人、积攒「资源」,对现实中的自己却视而不见。

@ 乐乐

好想说一句,没有微信你还会爱我吗?每次聊天感觉只是盯着头像和自己想象中的人聊天,一见面就会觉得哎呀,原来根本不一样。

当我们在面对面交往的时候,其实也为自己预设了一个安全的距离,刻意的穿着、准备好谈资、注意礼仪和说话方式,构成了我们在交往过程中的自我角色形象。这就是社会学家 Erving Goffman 提出的「戏剧理论」,它的核心就是:人生就像一场戏剧,而社会则是舞台。

如果说面对面的沟通还能让人有个缓冲的距离,那么在微信上我们几乎 24 小时每天都处于舞台的前台,没有喘息的余地。

晚上出去跑个步想发个圈晒一下,会不会被别人认为是健身婊?

想给老板分享的文章点个赞,同事会不会觉得我在拍马屁?

转发个小黄图发错地儿到同学群,这也是蜜汁尴尬……

费尽心思,筋疲力尽。

孤单的孩子找到了紧密交往的新方式,但「过度的连接」却让我们感到手足无措。从线下到线上,从现实到虚拟,失去控制的正是我们的“自我”。当我们的生活几乎全部处在「在线」的状态,却失去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那些说想要逃离微信的人,想必是要逃离演员的前台,不让虚拟的世界去取代真实的自我。

 4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

也许我们怀念的,并不是那些科技不发达的慢生活和旧时光,而是人和人之间真挚而丰盈的接触。

科技与人性之间不一定要站在对立的两面。微信正在思考的问题是适可而止,回到连接的初衷。

社会心理学家 John Cacioppo 说:「和其他任何一种工具一样,社交媒体的好坏由你如何使用它而决定。如果你通过线上交流来增进线下的感情和人际交流,例如用 Facebook 来筹划一场朋友间的小聚,那么它能帮你积攒更多的社交资本,也会让你离孤独更远;但如果你因为活跃于社交媒体而忽视了朋友间的聚会,那只能让你更孤独。」

我们做了六组实验,结果发现所有人都失控了

一个拥抱的表情是不等同于一个真正的拥抱的。微信不能取代面对面的交流,选择微信来维持联系也不意味着全然放弃面对面的沟通,两者其实是互补的关系。比如电话的出现就增加了人们之间见面的频率,而网络科技的便捷也让人们省出了时间去陪伴家人。这才是微信真正想做的事情。

离开微信 12 小时仅仅是一个实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还是会继续使用微信。最后的问题留给你们:

“你认为如何使用微信才是科学的呢?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