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05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越来越多的人只显示三天朋友圈,这和貔貅有什么分别

发布时间:2017-09-04 20:40:28 所属栏目:产品 来源:刘兴亮时间
导读:副标题#e# 文/ 刘兴亮 01 每个人都有圈子,小到一个人孤芳自赏,大到门庭若市应酬不绝。或大或小的圈子均有其独特的一面。 有的人圈子小,触角有限;有的圈子众多,横跨不同的社会领域和阶层。 微信的朋友圈,更具有独特的社会属性。它使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06

  众所周知,一个人如果具有一个广泛联结的战略性关系网络,对于他所开展的活动的成败可能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微信朋友圈可谓在社会学意义上为社会网络与组织的研究提供了最佳的脚本。微信朋友的迅猛发展,是缘于它符合人们对‘社会联系’的心理需求。

  其弹性巨大,既可以视频对话,也可以悄声问候,甚至默默关注对方的状况,进而做出如何交往的打算。

  朋友圈的相互性(包括相互关注、点赞、问候、跟帖回应等)之所以如此重要,在于人的社会关系对个体的影响极大。

  亚当·斯密曾断言:‘跟我们一起生活的那些人的表情和行为,是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唯一镜子。我们正是以某种衡量标准,并透过其他人的眼睛,来审视自己的行为是否合适。’

  我们在意朋友对自己行为的看法,乃是出于自我认识的需求。对那些割裂了彼此联系的人——不许对方看朋友圈,或仅显示三天朋友圈,源于此人在整个朋友关系图谱中的位置认知不够明确。或者也可以反过来说,太明确了。

  07

  首先,任何人的朋友圈都有一个阶层划分。一部分属于上层人士,一部分属于底层,另外就是中间阶层。(请原谅我的直白)

  人都倾向于认同那些上层人士的观念,进而寻求对方的认同,这就使得他必然对这个人将自己的信息尽可能开放,这里隐含着‘社会资本’概念,这些人在社会生活中掌握着潜在的资源,对你有潜在帮助的可能。

  对于朋友圈底层的人,从‘社会资本’角度看,形式发生逆转,你极有可能不在意此人对你的看法,与对方的互动有限,疏松,甚至根本不注意对方的任何动态。

  其中值得研究的是中间阶层这部分人,彼此在身份上没有绝对优势,这时候相互性更多依赖于人们热衷追求的‘同质性’,因为谁都更愿意同那些与自己相似的人互动。

  所以在这个级别上的微信朋友,很可能被划分为不同的身份区域中去。彼此的认同变得非常重要,很可能在几次朋友圈的观感后,隐藏着迥异的价值判断,进而被打入冷宫。你们的互动变得极少,甚至可能消失。这又显示出社会互动的负面效应。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