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虚转实: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总的来看,时间、空间和身份这三个维度加到互联网中,意味着我们终于可以同时搞清楚五件事,谁、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谁、做什么事。更进一步说,这五件事通过移动互联网全部串联起来。而同时搞清楚这五件事又有何意义?最重要的是手机不仅能影响我们的认知,还开始引导我们的行为。简言之,手机开始具备动员能力,通过数据引导我们的行为。可以说,桌面互联网时代,世界是平的,我们坐在电脑前便可以浏览天下事。但是,这仅是可以毫无障碍地获取信息,却不能使我们直接参与事情本身中去。而移动互联网不一样,它不但能使用户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而且还能让用户通过手机迅速参与其中。 比如,我有一次请上海来的朋友吃饭。席间,我们给菜品拍了照片,并发到朋友圈上,还互相点赞。其他朋友在看到朋友圈之后,利用信息下方标明的地理位置,直接通过导航找到我们,加入了这场聚会。就这样直到聚会结束,总共来了20多位朋友。原先打算是我请客,但在来了这多人后就实行了AA制。付款时,我们通过微信支付不仅享受到优惠折扣,还利用AA收款(现更改为群收款)功能完成了朋友间面对面转账。再比如,手机叫车。通过手机应用,我们很快就能打到一辆出租车或专车,上车后手机开始同步记录车辆的行驶路线和行驶时间,并计算出费用,下车时也可以用手机来支付。这样的事在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这就是手机引导我们行为的一个具体体现。 基于时间、空间、身份这三个维度,我们可以畅快地享受移动互联网提供的订餐、出行、保洁等服务。由此可见,生活服务业已全面进入互联网,并完成了数据化转型。最典型的就是出行这一领域,出行本身是一种传统的本地生活服务业态,在经过数据化改造之后,出现了像滴滴出行这样的平台。实际上,滴滴出行就是一套数据模型,依托自身的大数据平台,为用户提供一系列多样化的出行服务,在没有雇佣任何司机的情况下,每天运送乘客千万人次。其中的关键之处,就是出行这一生活服务业的数据化。在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发布活动上,滴滴出行发布了滴滴大脑这一基于大数据的新一代移动出行平台。未来,滴滴出行将通过滴滴大脑,使更多的生活服务业实现数据化运营。这就是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最重要的产业业态变化。 另外,移动互联网也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化,出现了两类极端人群。第一类,宅一族,就是喜欢宅在家里,哪儿也不去的人。那么,这些人为什么可以宅在家里?以前,只有出门才能生存,如吃饭、购物、办理各种业务等。但现在,只要有手机和网络,即使一个月不出门也能活的很好,饿了就叫外卖、缺什么就网购、家里脏了就叫保洁上门服务……几乎所有需求都能用手机搞定,非常便捷。那么,他们在家干什么?很多人其实就是看直播、打游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一个人的时间通常分为实用时间和娱乐时间,其中实用时间就是为确保生存必须要花费的时间,如吃饭、喝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实用时间大幅减少,而娱乐时间相应的就会有所增加。这就是现在娱乐产业发展非常好的一个原因。 第二类,闪一族,就是从来不在一个地方做较长停留的人。相信大家的朋友圈中都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今天在这个城市发个朋友圈,明天到另一个城市发个朋友圈,后天又到国外某个城市发个朋友圈,经常跑来跑去,从不在一个地方停留较长时间。过去,我们认为出差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需要做很多准备,现在呢,我们拿上手机就可以说走就走。而且,无论到了哪个城市,手机都会提供当地一定范围的所有生活服务业信息,我们只需要选择所需要的服务即可。这就是移动互联网基于生活服务业数据化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四、万联网阶段: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前三个阶段,互联网都是围绕人在发展,统称为人联网。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既然人都联网了,那一只猪、一条狗要不要联网,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要不要联网,世界上的万事万物要不要联网?答案是要。这是一个发展趋势,未来很可能会出现猪联网、狗联网、桌联网等。所以说,未来是一个万物互联的万联网阶段。在这一阶段,可能会在猪联网的基础上诞生猪付宝这样的新兴业务,也可能在狗联网的基础上出现滴滴打狗这样的平台,等等。数据会慢慢赋予本没有生命的东西以生命,会让已经有生命的东西变得更加有灵性。也就是说,所有一切在这一阶段都有可能被数据化。 举个例子。工业化时代,一件产品在生产完毕、出流水线的那一刻,就已经死了。这个“死”指的是产品形态不会再有任何改变,是一种僵化的状态,就像僵尸一样。那么,未来会是什么样?所有东西都将变得可交互。用水杯来打个比方。现在,水杯只是用来盛水的工具,没有任何可交互的能力。未来,水杯会托管我们的健康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杯中的水或饮料相匹配,然后告诉我们这杯水要怎么喝才最健康。时间一长,这个水杯会比我们自己还了解我们的健康状况。这时候,这个水杯除了具有实体形态外,还有一个我们肉眼看不到的数据孪生体,它发挥的作用会更大。比如出差时不想带水杯,怎么办?我们可以把水杯的数据孪生体投放到目的地,让其附身于其他水杯上,使其他水杯也能托管我们的健康数据。也就是说,在水杯完成数据化改造之后,数据就成为可以突破时空限制的一种数据孪生体。由此,一个没有生命的杯子,就被赋予了生命。随着数据的沉淀,更多生命背后的世界被破解,全新的联网形式逐步构成,人类将会和更多生命进行对话。这是数据化给我们未来生活带来的启发。 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之前更多的是在谈互联网、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发展,现在就来看一看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 在我看来,推进人工智能的发展,关键是要突破机器的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 第一,机器的感知能力。 过去,人与机器的交互方式都是人在适应机器。比如,我们要使用电脑,先要学会用键盘和鼠标、学会打字。但这种人机交互方式,永远不可能像人与人沟通那么自然。那么,人与人之间是怎么沟通的?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一是自然语言,二是肢体语言,三是面部表情。比如,我在这里讲课,就是通过自然语言、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向大家传达我所讲的内容。这是人与人之间非常自然的一种交互方式。如果想让机器像人一样自然地与人交流,就要让它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事。首先,机器要能听懂人话,并说出人话,也就是要具备自然语言识别能力。目前,中国的科大讯飞、美国的苹果等在这方面都实现了较大突破,一些人工智能产品在这方面也具备了非常高的能力。其次,机器要具备模式识别能力。再有,机器要具备面部识别能力。现在这项技术已经运用到很多领域,比如手机。通过新技术的不断进化,机器可以非常自然地与人交流,也愈加深入地理解人。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