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为智能制造提供现实路径
一是数据驱动、软件定义是工业智能化的核心思路。工业互联网通过将机器、数据与人融合,搭建起企业与用户的无缝对接平台,使得数据驱动的个性化定制成为生产的新模式。工业互联网条件下,未来机器设备可以根据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进行自我设计、制造、装配,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以生产和消费数据为中心的制造模式加速向社会化和用户深度参与转变,生产设备网络化和生产系统智能化水平也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将大大提升价值创造空间。工业智能终端的应用为数字化制造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保证,虽然目前的企业数字化程度还有很大差距,但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和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有望经过十年左右的发展达到数据驱动生产的要求。 二是分层级、分行业地加快建设和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软件定义、数据驱动、平台支撑、服务增值、智能主导的融合发展特征,加快鼓励建设和推广工业互联网平台及标准。一是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程,研究制订平台建设及推广工程实施指南,遴选若干跨行业、跨领域的平台。二是实施百万工业企业上云工程,推动生产设备、研发工具、业务系统等云化改造和云端迁移,打造平台应用最佳实践,支撑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三是实施百万工业APP培育工程,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培育一批工业APP,推进工艺经验的程序化、工业知识显性化和工业智能的云计算化。四是推动建设一批平台测试验证环境和测试床,培育开发者社区,举办开发者大赛,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业新生态。 三是促进行业标准协同与集成应用。随着工业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各类型工业网络之间的协同与集成效应逐步显现,工业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对于不同软件之间数据的流转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工业互联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间对于技术标准的争夺也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由于跨国企业在服务于欧美发达国家制造企业的过程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规范和标准,并且随着各类型企业的并购发展,不同软件产品已经实现了很好的融合,未来随着国内工业企业的应用,市场对于集成和融合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国内工业互联网企业需要进一步通过上下游的合作和发展,提高产品的适应能力。 相关阅读: 上马工业互联网云平台,AWS牵手大众汽车 工业互联网不只是网络:网络是基础,平台是关键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