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折叠屏手机虽惊艳,但仍称不上完美 | 硬哲学
而在存储组合方面,除了有 12GB LPDDR4x 运存外,还首次采用了高达 512GB 的 UFS 3.0 规格闪存,它的存取速度相比目前主流旗舰机采用的 UFS 2.1 还要再快一倍,对于大容量存储作业和拍摄超高清视频还是很有帮助的。 摄像头方面,三星为 Galaxy Fold 配备了六颗摄像头,外屏的摄像头主要用于简单自拍和视频,内屏双摄可以满足进一步的自拍需求,而后背则为标准的「广角+长焦+超广角」三摄组合。 六个摄像头的搭配看似十分奢华,但实则是对部分结构作出了取舍,比如内屏就因为双摄结构挤压空间,让屏幕多了一个「侧刘海」,而且内外屏的前置摄像头其实解决的是同一个需求,未来这能否只靠一组摄像头就能完成? 外屏尺寸和比例都十分「非主流」 根据三星官方的说法,Galaxy Fold 的外屏采用了一块 4.6 英寸 Super AMOLED 屏幕,单看尺寸可能会和以前配备了 4.7 英寸屏幕的 iPhone 6/7/8 联系到一起。 但两者又都不能说完全一致,区别在于各自的比例。实际上 iPhone 6/7/8 的屏幕采用的是传统的 16:9 比例,就算是去掉了额头和下巴的全面屏 iPhone X,也近似为 18:9,而三星这块副屏的比例为 21:9,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带鱼屏」。 又窄又长,并不代表这块屏幕用起来很舒服,事实上带鱼屏更多还是适合拿来看视频和玩游戏,但考虑到内屏的存在,我想这块外屏更多还是用于解决轻度任务需求,而非用于影音娱乐。 加上 4.6 英寸的屏幕大小本身也十分尴尬,对于已经习惯了 5-6 英寸左右大屏手机的消费者们来说,很难再说服他们去使用一个小屏幕。 何况,就算是三星选用了这样一个又窄又长的屏幕,外屏的显示空间仍然无法填满整个正面机身,这也让 Galaxy Fold 手机在闭合状态下的观感,更像是一台功能机时代的产物。 只能说,三星选择这个尴尬的外屏尺寸和比例,更多还是为了照顾内屏。毕竟,如果加大外屏的宽度,展开后的内屏面积也会随之变大,那对整机重量和尺寸又是一个新的挑战。 「未官宣」的重量和厚度 这两个指标也是目前折叠屏手机的主要槽点之一。 我们可以看看之前柔宇科技推出的柔派手机,它的官方标注厚度为 7.6mm,但实际上这是「展开后的厚度」,如果是左右两部分合拢的状态,整机厚度将会增至 15mm,基本就等同于将两台主流手机叠在一起。 还有一个是中兴 Axon M 双屏手机,它合拢后的厚度也达到了 12.1mm。 至于重量方面,柔派这款手机则为 320g,基本相当于一台苹果 iPad mini 4 的重量,而去年号称「索半斤」的 Xperia XZ2 Premium 手机也不过才 236g,中兴 Axon M 双屏手机重量则为 230g。 所以,Galaxy Fold 能够将重量和厚度控制在更合理的范围吗?在三星未官宣前还不好说,考虑到 Fold 可以将左右两层更紧密地合在一起,它的厚度应该和中兴那款差不多,但如果无法将重量控制在 250g 以下,放在裤袋里也是个不小的累赘。 高配置下的续航力存疑 三星 Galaxy Fold 配备了一块 4380mAh 电池,支持无线充电,以及和 S10 一样的反向无线充电,这放在今天的旗舰智能手机中算是比较高的标准。 我们从三星发布会上也能了解到,它其实是往折叠屏手机的左右两半各放入一块约 2200mAh 的电池,两者加起来才实现了总计约 4400 mAh 的容量。 问题在于,我们是否可以用「智能手机的续航标准」来衡量这款折叠屏设备? 毕竟,严格意义上说,展开后的 Fold 已经算是一块采用了旗舰配置的小型平板设备了,横向对比的话,如今不管是三星自家 8 英寸的中端平板 Tab A,还是苹果的 iPad mini 4,两者均配备了 5000 毫安以上的电池。 折叠屏手机仍不完美,为什么三星还要进行量产? 你应该能看到,虽然三星 Galaxy Fold 的亮相堪称是智能手机的一大突破,但回归到实用性的方面,我们仍无法对现在的折叠屏手机抱有太多的期待。 The Verge 就发表评论称,从消费者设备的角度来说,Galaxy Fold 并没有太大的意义;还有一种言论是说,「什么是苹果不会选择量产的产品?这台三星 Fold 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其实也是想说明折叠屏在当下不具备实用价值。 话虽如此,但我的观点仍然和之前的一样,即当下的三星,需要一次秀肌肉来稳固自己的品牌溢价力。 Android 手机市场的大环境正在发生改变,产品之间的竞争,早已经不止是硬件范畴了,实际上已经逐渐演变成一种涉及差异化技术、品牌口碑乃至是技术力展示的阶段。 这在中国更甚。近期雷军在小米 9 发布会后的采访便有这样一段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