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信教育 相信以后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8 热度:180
的确,对教育而言,2014年显得尤为热烈。有人说,注定2014年是永载教育史册的一年。是的,当我们回顾2014年,高校信息公开、好老师、依法治教、师德红线那么多关键词,如同闪烁的路标,标注着无数人努力探索的方向。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案正式出台,19个重[详细]
-
做好教师,你至少要有一样得意的手段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8 热度:92
学校准备举办一次元旦联欢晚会,要选拔一名学生做主持人。在多轮角逐之后,洋洋被选中。就在那场晚会上,她落落大方的表现获得了师生们的广泛好评。洋洋和她的父母这才发现,洋洋竟然有这方面的能力和特长,说不定还是一种天赋呢。 她母亲多方打听,是否有[详细]
-
大学跟中学没变化,有损高等教育形象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8 热度:172
与中学生不同的是,大学生几乎都已经迈入成年人的行列,身心发展较为成熟,已经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更何况,大学生是青年中相对优秀的群体,具有更强的自治能力。高校应该对他们有充分的信任,尊重其兴趣爱好,给他们适度的自[详细]
-
过度限制不是课间管理该有的姿态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77
实行课间圈养,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出于安全考虑,禁止学生跑动、打闹,避免产生肢体碰撞、摩擦,乃至身体侵害、财产损害以及意外事件。客观来说,这种做法有合理的一面,教室和走廊等场所空间狭小,如果学生聚在一起,大幅度的肢体运动及激烈的运动难免造成[详细]
-
家庭不是孩子的“第二课堂”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42
当下,鸡娃内卷已成为讨论教育问题时绕不开的几个词。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朱永新认为,鸡娃的背后是家庭教育学校化,对孩子的成长不利。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教[详细]
-
限制时间是对滥用电子产品现象的纠偏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55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学也趋于智能化。在教学中适当使用电子产品,可以丰富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此,许多学校购置了信息技术设备,添置了电子产品,智慧课堂建设、数字校园创建成为一种时尚。 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技术设[详细]
-
“教”“育”当携手并行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81
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他又掏出第三颗: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 这时,那名男生已经已经泣不成声: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砖头打人是不对的。 校长又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这个故事就是[详细]
-
停止使用电子产品教学时长正当其时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16
近日,教育部制定2021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要求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实施网络游戏总量调控,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详细]
-
“跑偏”的教育言论及其处理亟需“四轮定位”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28
抓教育,首先要抓教师;抓教师,首先要抓师德。长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再到学校,都将抓师德、强素质作为抓管理、提质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和失范整治,教师队伍的师德修养得到了整体提升。 在此过程中,家长、社会、媒体的舆论监督和教[详细]
-
“大先生”是一流大学建设的底子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53
培养一流人才,建设一流学科,产出一流成果,需要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师资,需要一流的大先生,这也是建成一流大学的根基。 习近平在致全国广大教师的慰问信中指出,教师不仅要传道,还要授业解惑;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播者、真理的播种者,还[详细]
-
消灭学生“手机依赖”须多方“给力”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92
当前,学生手机依赖症已成为教育的新痛点。一些学生长期依赖手机,不仅荒废了学业,影响了身体健康,还带来了亲子感情淡漠、师生关系紧张等一系列教育、社会问题。 今年年初,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细化管理措施,有限[详细]
-
如此处理“扔作业本”的教师可能一举两失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80
看了这则新闻,笔者想到两则教育故事。第一则故事发生在民国时期,一位教授在给学生发还试卷时,发卷方式很特别分数最高的卷子,他举到学生的头顶上发;分数稍低的卷子放在学生的桌上;差一点的放在学生的膝盖上;其余的都放在地板上。他还说:还有两三张[详细]
-
优秀的教育要“扬长容短”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96
现实中,很多学校的校规成了负面清单,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也处罚,那也处罚。这样的现象司空见惯,老师没察觉,校长也没察觉,上海市教委领导却发现了其中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指导,学校教育才能事半功倍。贾炜曾向一位学校的[详细]
-
借分凑整的激励办法可行,但不能疏忽乱行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52
笔者也曾使用过类似的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笔者曾接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并担任该班数学老师,前任班主任介绍了班级情况,我对谁是优生、谁是差生有了基本了解。一次数学考试,我在教室里来回巡视时发现,一个被认定为差生的学生做对了一道难度很大[详细]
-
课间十分钟要妥善管理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77
化解课间管理两难,确保课间十分钟闹而不过,要正确定位课间的功能,进一步优化管理,强化项目设计,实现课间十分钟育人效能最大化。 首先,要明令禁止教师侵占课间十分钟。教师要提高职业素养,科学设计、恰当安排课堂教学时间,做到上课铃响进课堂、下课[详细]
-
消除“课间圈养”需要勇气,更需要自信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05
这位家长的质疑,不仅触及了一线教师的课间管理敏感点,更触及了学校安全管理的敏感点。不知何时,课间跳绳、跳房子、踢毽子、打弹珠等儿童游戏在校园内消失了,除了体育课,操场上看不到学生跑跳的身影,不少学校课间10分钟鸦雀无声。课间圈养的情况在全[详细]
-
课间管理不是非“放养”即“圈养”选一样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67
学习是强度很大的脑力劳动,持续一定时间后,需要适度休息、运动,以缓解大脑、视力疲劳。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连续学习的最大时间阈值不宜超过40分钟。因此,我们通常设置40分钟为一课时,课间休息十分钟,每天还安排一次大课间活动、两次眼保健操。 《未成[详细]
-
“分数YH”不可浪费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66
分数银行并非这位中学老师的首创,经常在报刊上看到类似的做法。分数银行指向学生,旨在维护学生的尊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样的方法,偶尔用之,或可奏效,但如果推而广之,可能会降低考试的严肃性,催生学生的惰性。 如果学生考59[详细]
-
职教本科化要遵从职教本色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71
职业教育是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其重点是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普通高等教育有本质区别。当前,我国已进入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迈进的新阶段,消费拉动、效率提高、技术进步、人才支撑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亟需与之匹配的脑力密集型高[详细]
-
课间管理当跳出局促的“安全观”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79
不知何时,课间跳绳、跳房子、踢毽子、打弹珠等儿童游戏在校园内消失了,除了体育课,操场上看不到学生跑跳的身影,课间圈养的情况在全国各地中小学校普遍存在,就连课间10分钟也鸦雀无声。其中,一个根本问题在于,中小学校教育管理者陷入了狭隘的安全观[详细]
-
“分数YH”只是比较像很行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84
今年3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明确要求,不公布、不炒作中高考的状元和升学率,严控考试次数,不公布考试排名。在这样的背景下,分数银行显得有些违和。 退一步说,就算以此鼓励学生提高学习信心,但是,并不是所有学生对自己的[详细]
-
破解喜宴“光盘难”还需法律撑腰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74
眼下,随着《反食品浪费法》的出台实施,家庭聚餐、朋友小聚等都已难以看到各种食品浪费现象,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据了解,婚宴、丧宴、生日宴、升学宴等喜宴,仍存在着严重的铺张浪费现象,喜宴光盘难依然是一道难题。 喜宴缘何做到光盘难呢?笔者以为,[详细]
-
“窗口无否决权”服务机制值得实践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7 热度:184
对于窗口工作人员来说,一句脱口而出的不能办,或许是实在话,如相关诉求不合理、手续不齐全或不符合政策法规,暂时确实难以办理。但对于办事群众来说,他们本身就是带着困难来的,最想听到的不是不能办,而是该怎么办。 事实上,不能办不清楚等用语,早已[详细]
-
反套路,老年人是亟需关注的群体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6 热度:164
犯罪团伙打着红十字会的旗号,将价值仅10元的蛋白粉,4000多元转卖给了老人,这是多么可憎的行为[详细]
-
提请劳动仲裁不允许成劳动者“职场案底”
所属栏目:[评论] 日期:2021-05-26 热度:141
尽管曾向原单位提出劳动仲裁的人员不予受理报名或录用这样的招聘公告很快被撤下,但将提请劳动仲裁当成劳动者职场案底显然值得警惕。要知道,提请劳动仲裁本就是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而将其当做职场案底甚至是入职门槛,显然彻底暴露出招聘企业法律意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