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05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大数据背后, 是谁在监视我们的生活?

发布时间:2022-11-21 14:09:29 所属栏目:大数据 来源:未知
导读: 总有一些老年人语重心长的对年轻人说现在的人都不如以前单纯了,是的,现在的人比起五六十年代,可以称得上是“各怀鬼胎”。但一个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真相是,在这里,总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

总有一些老年人语重心长的对年轻人说现在的人都不如以前单纯了,是的,现在的人比起五六十年代,可以称得上是“各怀鬼胎”。但一个最容易被人忽视的真相是,在这里,总有人比你更了解自己。

大数据崛起 马云与阿里的大数据帝国_大数据监控_大数据监控平台界面

做人脸识别的公司知道我们每天晚上什么时间卸妆,什么时候敷面膜,周末早上赖床到几点,因为在这些时候,人脸识别通过率会骤然变低。

周一早高峰时间挤在地铁里刷财经新闻的一些人,会在周五下班路上收到系统为他们推送的八卦新闻,因为算法知道这是他们此刻最想看到的内容。

在真实世界里,性别只分男和女,阿里巴巴曾经就有18个性别标签,它知道有些账号白天是男性用户持有,而晚上使用的却是女性。判断依据是用户资料、浏览商品类目、对话使用称谓,以及那些我们自己或许都未曾察觉的访问习惯——点击屏幕的轻重,经常输错的错别字,在浏览器窗口是喜欢在新窗口打开、还是反复使用前进后退键,正是它们告诉机器,此刻对着屏幕滑动商品页面的究竟是谁。

大数据崛起 马云与阿里的大数据帝国_大数据监控_大数据监控平台界面

大数据里的我们,拥有异常真实的群体画像。因为我们在面对手机的时候非常诚实,永远对它说真话。

世界上知道这些秘密的只有你,和机器另一端的数据科学家。在机器语言里,我们不止是一个名字、一个地址、一串设备识别符。它每秒钟监测超过400个变量,记录每一个行为轨迹。

截止2018年第一季度,超过10亿人每月使用微信及WeChat,6.17亿人在淘宝购物,全国搜索引擎用户达6.4亿,他们时刻创造新的海量数据,也在被勾画着异常精准的群体画像,机器在一步步接近一张清晰的人性图景。数据是这个时代最特别的商品,它的产生几乎毫无成本,却造就了无数科技独角兽、日渐强大的上市公司,以及数以亿计的产业利益。

听一个分析师讲述数据挖掘过程,就像是见证了一场悬疑推理,唯独这一次,福尔摩斯活在大数据里。一切从手机App安装软件中的SDK开始,这是一个搭载在App中的软件开发工具包,其中嵌入了统计分析工具,实时收集用户信息。当然,这是经过你授权同意的,就在你可能从来没有认真读完的用户协议里。

大数据监控_大数据监控平台界面_大数据崛起 马云与阿里的大数据帝国

大数据监控平台界面_大数据崛起 马云与阿里的大数据帝国_大数据监控

从App下载到手机那一刻起,揣测人生的尝试就开始了。仅仅是安装过程中所抓取的硬件设备信息,App已经对你有了一个大概印象——如果一台手机一个月内有10次连接同一个星巴克的WIFI,20次连接同一个定位在写字楼的公共区域WIFI,30次连接一个家庭WIFI,再算上这些WIFI的地理位置,以及WIFI名里的关键词,那么,一条几近清晰的生活——工作的路线轨迹,get。

没有人能控制自己的数据,我们的数据时刻被人监视。

互联网公司让你感到害怕,只是因为你在App里,没有掩饰你是什么样的人,而App把这些看在眼里——你不会出柜,但会偷偷在淘宝上搜索润滑剂;你不会跟人说荤段子,但App上看到翘臀美女还是会点进去;你对外痛击侵犯版权,但看到四位数价格的正版软件,还是去搜了盗版的下载??

对于掌握海量用户数据的大公司,真实的人性画像等于钱,因为他们能找到非常精准的目标用户,比如商家想要卖一款针对5岁以下孩子的推车,他们就可以提供‘家里有5岁以下孩子、订单中却未发生过此类母婴商品购买行为’的用户群。他们将海量用户喜好、兴趣、习惯等数据组建成数据库,这样向品牌商和广告主推销:这些消费者数据也是一种资产,你知道他们习惯买什么、什么时候想买,它能如预知未来一样,直观看到未来可能收割的营业额,不是某种估计的指标或指数,而是‘实实在在的人民币’。

大数据崛起 马云与阿里的大数据帝国_大数据监控平台界面_大数据监控

这大概是广告主最喜欢的时代。Facebook曾推出一项行之有效的算法lookalike。比方说,一家公司想卖啤酒,它只需要提供100个曾经购买过这款酒的用户群体,数据会将它们视为种子用户,寻找和种子用户相似的另外500个人。他们有相似的兴趣爱好,相似的行为习惯,他们可能并没有买过啤酒,但是基于他们的行为特征相似性,该相似群体极有可能在推送后马上得到转化,买下这款啤酒。

据报道,国内个人信息泄露数达55.3亿条,平均每个人有四条相关个人信息泄露,这些信息最终在黑市反复倒手,直至被榨干价值。其中,80%的数据泄露来自企业内鬼,黑客仅占20%。

就在不久前,一名Facebook安全工程师被解雇,因为在网上搭讪女性的时候吹嘘,自己能够看到所有人的信息,并声称‘我是一个专业的跟踪狂’。而一位豆瓣用户则发文称,与前男友分手后遭到持续跟踪骚扰,前男友利用某电商App登录漏洞,查到了她家人、闺蜜、朋友的姓名、住址、电话,可是即便经过投诉,最终也没有阻止跟踪狂的持续登录。

大数据监控_大数据监控平台界面_大数据崛起 马云与阿里的大数据帝国

一个安卓App开发者是这样解释自己近乎无所不能的工作的:在App安装后,他能够获得大量授权,推断数据里的人群做什么工作、常去哪里、毕业于什么学校、有什么爱好、有没有结婚、有没有外遇、有没有房、有没有车、现在是外出度假还是在家呆着,甚至通过读取银行通知短信,推测实际收入。有时候为了客户需要,他还得推测人心,排除伪君子,比如如果手机里下载高端财经App,打开频率却几乎为零,那么这个人的标签要么是不小心下错了软件,要么就是‘比较装’??

我们正在面对的数据未来是,人或许比想象中更容易预测,而算法可能比我们更了解世界。

2008年9月15日,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宣告破产,引发次贷危机,而最早察觉到这件事的是Linkedin的数据科学家。他们注意到,9月14日明明是一个周末,网站数据却十分活跃,不断有人疯狂联系工作、更新简历、发送消息,而所有这些行为都来自雷曼兄弟的员工。

随着技术优化,现在甚至不需要成为专业人士,就能洞察真相。就在今年初,使用健身记录软件Strava的用户发现,仔细查看App所提供的跑步热力图,能轻易推测出美军驻阿富汗军事基地的具体位置。因为它会实时追踪用户位置数据,以高亮形式呈现在地图上,而在当地用户很少的战乱地区,每天集体跑步的美国士兵在热力图上圈出了异常明显的行动路线,基地位置、出勤时间、巡逻路线在图上一目了然。

2012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教授亚当·萨迪克(Adam Sadilek)和微软实验室的工程师约翰·克拉姆(John Krumm)共同发布了他们的研究,‘如今已有大量研究能够预测人的未来行程,比较典型的是可以预测一小时以后,人会去哪儿。’他们的论文这样写道,‘相反,我们着手解决的是更开放的难题——预测数月甚至数年后,人们会在哪儿。’

他们收集了32000天里307个人和396辆车的GPS数据,构建模型,准确度高达80%。在他们的描述里,未来的营销广告甚至可以精确成这样:‘需要理发吗?4天后,你将会出现在这家美发厅附近,到时候可以获得5美元的折扣。’

大数据崛起 马云与阿里的大数据帝国_大数据监控平台界面_大数据监控

有次数据团队私下聊天,聊着聊着突然有人问,一个人活一辈子,是不是也能用大数据分析出来?

结果,几个人嘻嘻哈哈地开始推演,很快把自己吓到了。在理想状态下,一个人从生到死的每一个阶段,还真有可能预测出来——出生在哪里,家庭背景什么样,父母收入水平怎么样,小时候的性格行为习惯,结合当地教育水平指数,再算上从新闻中提取的实时经济波动曲线等等,很多以为是意外的东西,更多时候只是一种计算概率。

讨论到最后,有人嚷嚷,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啊?闹了半天,活着就是一个数学概率问题啊?

事实上,这是一部分数据科学家的愿望。他们希望打通每个环节的数据,获得全域大数据,开启‘上帝视角’,最大限度挖掘数据。在乐观者的描述里,那会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机器会基于大数据替我们选择最划算的商品、最合适的医生、最好的路径大数据监控,以后也不再会有交通堵塞,每个人的运行轨迹会实时调整配置,一路绿灯??

但是,也会遇到另一种可能:你的健康数据显示你的胆固醇过高,需要锻炼,节制饮食,可是你的购物车里下单了油炸食品,签收人是你本人,运动传感器显示,你没去跑步,还是窝在沙发上看电视剧,因此,潜在招聘官判定你的性格含有‘意志薄弱’的标签,打算拒绝你的求职申请。

无论如何,在未来并未可知的今天,我们依然生活在这个数字化包围的世界,不愿意放手。统计显示,人们平均每天要在手机屏幕上滑动2617次,在睡不着觉的晚上,23%的受访者会抱着手机睡觉,而其中的3%则强调,自己必须要天天握着手机,才能入睡。

光纤传回数据的时候没有声音,它不会提醒你,这里正在发生什么。在更好的规则到来前,大数据世界将依然是一个没有警笛的沉默战场。就像是这座城市里被忽视的周五晚高峰地铁上的八卦、没有打开的高端财经App、被印在报价表上的个人喜好,还有那些为了它苦恼、争吵、麻木、抗争的人类故事一样,它们只存在在一串字符与另一串字符的连接中,极少为人们所知。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