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05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大数据 > 正文

“流-散化”:大数据监控技术的社会情境属性及其影响

发布时间:2022-12-19 15:07:30 所属栏目:大数据 来源:转载
导读: 四、流-散化:大数据监控技术对社会情境的彻底改造
如前所述,社会情境是社会成员互动的“剧场”,是指导人们言行的基本背景,是建构成员相互间关系的基本框架。情境模型至少包含三种基本要

四、流-散化:大数据监控技术对社会情境的彻底改造

如前所述,社会情境是社会成员互动的“剧场”,是指导人们言行的基本背景,是建构成员相互间关系的基本框架。情境模型至少包含三种基本要素:时空结构、实体集合和实体间关系。情境模型三要素会在不同技术条件下发生相应改变,由此构建的行动“剧场”也会相应作出调整,从而影响到每一个“剧场”中的个体行为。

大数据监控技术出现之前,社会情境最大的特点在于情境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所谓自然性是指构成社会情境的基本要素都是自然产生的并且受到自然条件的自然约束。时空是最基本的自然条件,在自然时空中的人与物以身体为基本媒介,通过言语和行动产生各种互动关系,这个过程受到身体等自然条件的严格约束。更重要的是,此时的时空结构是完整的、未受技术切割的,此时具体情境中的实体集合是明确的,实体间关系是相对稳固的。一个完整的时空结构、明确的实体集合和稳固的实体间关系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境。完整的情境为人们提供了理解和互动的确定且稳固的基本信息框架,更为人们的相互信任与合作创造了条件。传统的社会情境是自然、完整的情境,即使随着技术相对发展、情境技术化程度相对提升,情境的自然、完整特征也没有改变。传统的技术最多只是改变了情境中的实体集合,创造了具体可见的技术人工物介入情境当中,但是没有在根本上改变情境的时空结构,因而也就没有在根本上改变情境模型。

然而,当技术发展到大数据监控时代,大数据监控技术渗透到社会情境的每一个要素中,从而对社会情境产生了深远且重大的影响。大数据监控是一种完全依赖数据和数据分析的技术,因此被这种技术所高度渗透的社会情境也必须相应地被高度数据化。这首先意味着某个具体社会情境中的实体集合(人与物)必须被转变为数据流,原本自然的、整体的人必须被分解为抽象的数据信号,包括监控者和被监控者在内的所有人都被从特定的时空中抽离出来,被转化成为以“0”和“1”为基本代码的二进制数据流,然后被储存、加工和整理[27]。这是大数据监控技术的题中应有之义:它相信万事万物都可以被数据化,只有实现数据化才能实现理性化,只有实现理性化才能最终实现对秩序的有效控制。

与此同时,社会情境中的实体间互动关系也被转变为数据流,实体间互动不再是依赖于具体情境的互动,实体间关系也不再是依赖于具体情境的关系,而是变成了数据与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更重要的是,大数据监控技术在社会情境中引入了一个隐匿的监控者,它或者以摄像头的形式有形地在场,或者以数据采集程序的形式无形地在场,总之就是以一种“缺席的方式在场”[28]。这就把一种模糊性引入了公共空间之中,削弱了人们清楚地理解该空间的社会处境并正确做出行为安排的能力,因为人们不仅要对在场的人表演,还要为那些不知名的、不在场的人表演。这将造成人们心理上的普遍焦虑,导致人们无法为自己的行为提供可靠的指导。[29]这也是很多西方学者担心大数据监控技术会削弱社会团结的原因所在,因为普遍的监控与被监控关系严重损害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合作。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大数据监控技术对社会情境中的时空结构的彻底改造。前已述及,时空结构是情境模型中的决定性因素,改变情境模型中的时空结构就是对情境模型本身的最彻底改造。大数据监控技术渗透下的时空结构不再是自然、完整的时空结构,而是成为“流-散化”[30]的时空结构。此处所谓的“流-散化”就是指一种既“流动”且“散乱”的状态。一方面,在大数据监控条件下,时空从原来的相对稳固状态变成现在的“流动”状态。空间不再是统一、固定的结构,而是成了流动的数据(数据流);时间也不再是统一、稳定的框架,而是转变成了流动的数据节点。另一方面,在大数据监控条件下,时空从原来的自然有序状态变成现在的“散乱”状态。空间分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地理边界,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切换变得非常随意。人也不再是具体时空中的人,而是被从每一个具体时空中抽离出来,变成存在于不同时空中散乱无序的数据流,它们以非结构化的方式存储于不同的数据库当中。

下面这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一个典型证明:当一个人使用手机浏览网页或者利用社交平台与他人进行交流时,他既处于某一个物理时空中,同时也介入另外一个甚至几个物理时空中;更重要的是,他同时介入不同物理时空中的“痕迹”将以数据节点的方式与其它数据节点汇合,形成数据流,然后与更多的数据流汇合存储在某一个或某几个不知名的数据库当中,被同样不知名也无法理解的程序或算法加工处理。这就是每一个当代人的生存处境,“流-散化”将成为每一个当代人的基本生存体验。

大数据监控技术通过预先收集和存储海量数据大数据监控,把社会成员从具体的时空环境中抽离出来,从而摆脱了具体时空环境的相对性束缚[31]。这样所获得的数据就可以摆脱数据异质性的干扰,由此就可以对时空结构中的人与物进行数据化处理分析。这是大数据监控技术所隐含的风险社会里的保险逻辑,即认为安全可以通过情报数据的收集、鉴定和追踪而获得。[32]这里的情报数据必须具有高度的同构型,也就是数据要摆脱对具体情境的高度依赖。只有这样,大数据监控技术才能用现在的数据来预测未来的行为。

对秩序的追求是现代性的终极渴望,而对理性的信仰则是追求这一目标的终极手段,没有面孔的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冷酷运算是理性化的最高象征。因此大数据监控技术正是这样一种现代性逻辑的最先进担纲者,通过对社会情境的流-散化处理,大数据监控技术实现了(至少是宣称实现了)对社会生活的理性化控制。因为最高程度的理性化控制不是对社会成员思想与行为的控制,而是对社会成员生存其中的社会情境的理性化控制。借助大数据监控技术,现代性的宏伟目标似乎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五、结语:“流-散的人”

在理解了大数据监控技术的情境属性以及它对社会情境的改造功能以后,我们也许会为现代性的宏伟蓝图所深深震撼。但是,我们也将发现,当现代性蓝图逐步实现的时候,人类也面临着由此带来的巨大挑战。

当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情境被“流-散化”之后,当人-事-物都被转化成脱离了具体社会情境的数据符号之后,当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变成数据之间的互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数据之间的关系之后,当情境的完整性不再得到保证之后,“流-散”的时空就将造就“流-散的人”。在大数据监控时代,“流-散的人”才是“标准的人”,才是适应大数据监控时代的人。这时,作为“流-散的人”,我们该如何理解自身,我们该如何为自己的生命建立相对稳固的意义框架,我们该如何理解自身与他人的关系,这恐怕是摆在每一个处于大数据监控时代里的人面前最紧迫的问题。

参考文献:

[1]David Lyon.Oxford Handbook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

[2]G.T.Marx.The Surveillance Society:The Threat of 1984-style Techniques.The Futurist,1985(6):21-26.

[3]David Lyon.Globalizing Surveillance:Comparative and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International Sociology,2004,19(2):135-149.

[4]David Lyon.The Electronic Eye:The Rise of Surveillance Society.Cambridge:Polity Press,1994.

[5]James Boyle.Shamans,Software,and Spleen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6.

[6]J.Reiman.Driving to the Panopticon:A Philosophical Exploration of the Risks to Privacy Posed by the Highway Technology of the Future.Santa Clara Computer and High Technology Law Journal,1995:11(1):27-44.

[7]Jason W.Patton,Protecting Privacy in Public? Surveillance Technologies and the Value of Public Places.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0(2):181-187.

[8]周宇杰:《平安城市迈向大数据时代》,《中国公共安全》,2015年第21期.

[9]薛孚、陈红兵:《大数据隐私伦理问题探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15年第2期.

[10]刘筱勤:《大数据与廉政制度创新》,《中国行政管理》,2015年第12期.

[11]Gandy O H.The Surveillance Society: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Bureaucratic Social Control.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89,39(3):61-76.

[12]D Boyd and K Crawford.Critical Questions for Big Data:Provocations for a Cultural,Technological and Scholarly Phenomenon.Information,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2012(5):662-679.

[13]R Kitchin.Big Data and Human Geography:Opportunities,Challenges and Risks.Dialogues in Human Geography,2014(3):262-267.

[14]Rob Kitchin.Big Data,New Epistemologies and Paradigm Shifts.Big Data & Society,2014(1):1-12.

[15]J Van Dijck.Datafication,Dataism and Dataveillance:Big Data between Scientific Paradigm and Ideology.Surveillance & Society,2014(2):197-208.

[16]C Alexandra.Patti,Technology and Big Data Meet the Risk of Terrorism in an Era of Predictive Policing and Blanket Surveillance[EB//OL]University of New Orleans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Paper 2014.

[17]D Citron.Technological due Process.Washington University Law Review,2008(6):1249-1313.

[18]KS Bankston and A Soltani.Tiny Constables and the Cost of Surveillance:Making Cents out of the United States vs Jones.Yale Law Journal Online.2014,January 09.

[19]Greg Elmer,& Andy Opel.Surviving the inevitable Future.Cultural Studies,2006(4):477-492.

[20]T Zarsky.The Trouble with Algorithmic Decisions an Analytic Road Map to Examine Efficiency and Fairness in Automated and Opaque Decision Making.Science,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s,2016(1):118:132.

[21]Haggerty K & Ericson R,The Surveillant Assemblage.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2000(4):605-622.

[22]Erving Goffman.The Interaction Order.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83,48(1):4.

[23]Welter F.Contextualizing Entrepreneurship—Conceptual Challenges and Ways Forward.Entrepreneurship Theory & Practice,2011,35(1):165-184.

[24]G A Radvansky,R T Zacks.The Retrieval of Situation-speoific Information.In:Conway M A.ed.Cognitive models of memory.Cambridge,MA:MIT Press,1997.

[25]程海东、刘炜:《情境:技术认知的一个必要维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4年第3期.

[26]Michael Flaherty.Two Conceptions of the Social Situation:Some Implications of humor.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1990,31(1):94.

[27]Lynsey Dubbeld,Observing Bodies:Camera Surveillanc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Body.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3(5):151-162.

[28]Jason W.Patton,Protecting Privacy in Public? Surveillance technologies and the Value of Public places.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00(2):181-187.

[29]Victoria Bellotti.Design for Privacy in Multimedia Computing and Communications Environments.In Philip E.Agre and Marc Rotenberg,editors,Technology and Privacy:The New Landscape.Cambridge,MA:MIT Press,1997.

[30]M.Sheller & J.Urry.Mobile Transformations of 'public' and 'Private' Life.Theory,Culture & Society,2003,20(3); 107-125.

[31]D.Lyon.Surveillance,Snowden,and Big Data:Capacities,Consequences,Critique.Big Data & Society,2014(1):1-13.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