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05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 > 正文

海南三椰,重新定义低俗广告

发布时间:2019-02-21 20:07:04 所属栏目:教程 来源:北方公园
导读:最近椰树椰汁火了,因为一系列“我从小喝到大”的暧昧文案配上丰满女性代言人的广告。 网友们顺藤摸瓜,发现原来爆乳宣传由来已久,椰树甚至还鼓吹过“椰汁擦乳、丰胸”的功能。 谁能想到你是这样的椰树。 这家因为“用word 设计包装”被段子手当过素材的

结果没想到,15 年,国家食药监局官网发布了一份《关于51家保健酒、配制酒企业69种产品违法添加行为的通告》,椰岛集团的鹿龟酒就在“正在调查”的名单里,据通告,鹿龟酒被抽检出添加了豪莫西地那非、红地那非、伪伐地那非等药品。

西地那非的俗称就是“伟哥”。

行,海南三杰…不对,海南三椰集合了。

03

一个月后,事情出现了反转,食药监局再发函,称鹿龟酒没有添加伟哥,椰岛集团可以继续卖酒,于是不忘初心的椰岛在连续两年都亏损千万的状况下,花了2.8亿加入央视2018年品牌计划,继续给全国人民卖孝心。

而出产海马贡酒的椰风集团业务已经极度萎缩,只在山东和海南两地勉力维持,2012年过后,海马贡酒的广告熄了火,但海南岛上始终流传着海马贡酒的传说。

结果就在那一年,来自山东的青岛啤酒跑到岛上做了个广告,广告词是“来一炮,爽到底;来一炮,爽一夏。”

海南三椰,重新定义低俗广告

真是入乡随俗啊。

山东品牌来了海南,都不自觉得了这样的毛病,可想海南岛上用“性”做营销,是一件多么普遍的行为。

但为什么呢?

拿从芒果汁卖到保健酒的椰风和专注卖椰汁的椰树来说,两家掌门人的审美观念可能是一大促因,尤其个人作风强硬的王光兴,至今椰树集团的标语里都还有一句“没有王光兴就没有椰树集团”。

刘扬武和王光兴分别出身学徒和临时工,后者境况稍好点,念到中学毕业,在8、90年代海南的经济潮里,两个人几乎同时把饮料厂做成了本土龙头企业。

同样的,两人在搞营销方面都有海南媒体津津乐道的故事,在厂里干过美工的王董炒掉美术组自己设计椰汁包装,还研究出了胸模瓶设计;穿梭在大排档和茶店的刘董则聊出了海马贡酒的广告创意。

除了一把手的审美观,涉及到整个海南岛的广告业偏好,就不得不聊聊海南的宗族文化。

除了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外,海南省以福建客家人移民居多,宗族文化盛行。去年,海南三亚一个符氏宗亲会成立,特地在各个网络平台上发文,配置俨然一场正规的研讨会规格,还有祭宗祠等环节。

类似的海南宗亲会成立仪式还有很多,陈氏、文氏、包氏......规模都不小。出生性别比早就证明了,在宗族文化盛行的地区,比如广东潮汕、福建和海南,男孩偏好更严重,进而形成了男尊女卑的关系闭环。

据说海南儋州曾经有个地方习俗叫“拗女”,男性可以强行跟年轻女性约会;搜一下“海南伴娘”,你会看到很多伴娘在婚礼被骚扰和非礼的例子。

另一方面,近海洋文明的海南岛在性观念上并不保守。

1999年,在海南蹲拍了四年的摄影师赵铁林,出版了那本鼎鼎大名的《聚焦生存——漂泊在都市边缘的女孩》,还有后来写的那本《她们》,聚焦的都是海南的性工作者们。

90年代海南省开放经济特区后,曾经有十万青年“闯海”的现象,当时的海南充满野性,在经济暴起暴落的同时,色情服务行业也蓬勃发展,这个印记直到今天还有。

有这么一段顺口溜,说“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海南不知道身体不好”。

这种氛围再加上刚开始大力发展经济、政府尚未完善的监管,为了销量,本土企业就越来越习惯于用“腥膻色”作为卖点,打擦边球广告。物化女性?不存在的。

监管体系不完善并不只作用在消费品和广告行业。1991 年,在没有获得日本授权的情况下,海南出版社翻译出版了一系列日本漫画,比如《七龙珠》和《圣斗士》,质量相当不错,至今是不少人的童年记忆,后来因为中国加入WTO,日本漫画社告上来,出版社才被吊销停刊。

如果不是被放到微博这样的是非之地,椰汁还会继续“白白嫩嫩”下去,因为在椰树集团看来,这样的广告根本没有任何问题,销量证明这是对的,销量又进一步促进这个循环。

也许通过这次出圈,椰树对这种营销更满意了。要想让他们知道卖得好纯粹是因为好喝,可能得靠疯狂打瓶身上那个手机号了。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