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从假设网络存在潜在缺陷开始,然后利用手工或者自动化工具来测试该假设,这是一个持续的、不断迭代的过程。不过网络安全所涉及的数据量使得机器学习成为该过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聊天机器人已成AI的同义词——但是希望跟不上现实。
Google的会话式AI功能Duplex遇到了麻烦。
Duplex可以替用户打电话和进行预订,而且沟通方式就像人一样。但是这引发了道德担忧,大家质疑Duplex跟人对话时是否应该表明自己的身份。
Google还把Duplex集成到了自己的新手机Pixel 3里面。这让这部智能手机成为了AI的动力室,里面还有一个“来电筛选”的选项,可以让Google Assistant筛选掉垃圾来电。
美国的FAMGA和中国的BAT均在该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但会话式AI暂时只在某些应用领域具备一定的可行性。
其中最广泛的应用之一是客户服务。聊天机器人(注:并非所有机器人都采用自然语言处理)形成了跟用户交互的第一层,然后根据复杂性程度再把查询交给人处理。
但是医疗保健和保险的应用就比较有挑战性,因为这些领域的分类(测定情况的紧急程度)很复杂。
类似地,基于语音的对话式购物者没有视觉线索的情况下也很有挑战。
尽管分析师和CPG品牌均谈到了语音购物可能是零售的下一个大事物,但这个东西还是没有做起来。除了记录特别物品外,它未能提供可带动在线贸易的关键客户体验。
心理保健是聊天机器人有望成为颠覆性力量的另一个领域。
心理保健的高成本与全天候服务的吸引力导致了基于AI的心理保健机器人新时代的崛起。
早期阶段初创企业的关注点是利用认知行为疗法来作为许多情绪跟踪和数字健康日记app的会话式扩展。
但是心理健康的范围也很大,不同心理疾病在症状、分析主观性上各异,而且需要高级的情绪认知和人际互动。
所以尽管会话式AI具备成本和便利性的优势,但在像心理保健这样的领域应用会面临很大的困难。
药物发现
随着AI生物技术初创企业的出现,传统制药公司正在寻求通过AI SaaS初创企业来获得长周期的药物发现的创新性解决方案。
2018年,辉瑞跟AI初创企业XtalPi达成了一项战略合作关系,双方一起合作来预测小分子的制药属性,并开发“基于计算的合理药物设计”。
顶级制药公司像诺华、赛诺菲、葛兰素史克、安进以及默克等均在最近宣布了跟AI初创企业的合作关系,以便为从肿瘤到心脏病等疾病发现新的候选药物。
对本领域的兴趣也推动了AI药物发现初创企业股权交易的发展,2018年Q2的交易数达到了20桩,相当于2017年全年。
像Recursion Pharmaceuticals这样的生物技术AI公司在AI与药物研发方面均有投入,而传统制药公司主要是跟AI SaaS初创企业合作。
尽管许多这样的初创企业仍然处在融资的早期阶段,但是均声称已有制药公司客户。
虽然药物配方阶段的成功指标寥寥无几,但制药公司正在押注数百万美元到AI算法身上,希望能发现新颖的治疗候选方案,并且改变冗长的药物发现流程。
原文链接:http://www.cbinsights.com/research/report/ai-trends-2019/
编译组出品。编辑:郝鹏程。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