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3岁的儿子有不良信用记录?儿童数据泄露问题暗潮汹涌
|
2018年5月份,TeenSafe 这款家长监管应用,是将儿童的数据存放在了两台亚马逊服务器上,由于这些数据却没有被保护起来,已经有几千个账户信息被泄漏。其中一台服务器保存的是测试数据,而另一台中包含儿童的Apple ID 邮箱地址和密码,不仅是儿童的账号密码,一些家长的苹果账号恐怕也已经泄露。
(图) 用户名,密码,短信和其他更多个人详细信息的负载从运行mSpy的移动设备泄露出来 MSpy是一款帮助父母对孩子或合作伙伴的电话实施监控的软件,2018年9月份,安全研究员Nitish Shah表示,KrebsOnSecurity访问了一个开放的网络数据库,该数据库不需要身份验证,允许任何人查询MSpy网站上客户交易的最新MSpy记录以及MSpy软件收集的手机数据。 此外,近期闹得沸沸扬扬YouTube事件也引起了公众对于儿童隐私保护的重视。
(图) 23个隐私及儿童保护团体向FTC提交文件,指责YouTube非法收集儿童数据。无商业化童年运动(Campaign for a Commercial-Free Childhood)组织是所有团体的领导者,它认为YouTube侵犯了《儿童隐私保护法案》(Children’s Online Privacy Protection Act),未经父母允许收集13岁以下儿童的数据。 说了这么多国外的情况,我国的状况又如何? 相关数据显示,国内教育类APP总量超过7万个,约占全国APP市场份额的10%,其中,家长对于幼教类APP的花费在教育类APP中位居榜首。 这类软件窃取用户隐私的行为非常猖獗,追踪用户位置更会对儿童的人身安全造成显著威胁。 而在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手表、智能玩具、智能音箱大量涌入市场,这意味着包含有大量隐私身份信息的物联网设备,将越来越多的进入到儿童的生活中。 随着用户数据市场的不断壮大,制造商、科技公司和广告商正在收集目标年轻用户的数据。一旦政府、制造商或科技公司开始收集儿童数据,儿童就要开始像成年人一样面临数据泄露的风险和后果。而我们在儿童在线隐私保护这一问题上,相关的隐私保护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如何有效保护未成年人数据隐私,这是一个全球共同面临的大课题。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