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摘,作者|子雨
从偏安一隅的小公司到亿元体量的国际集团,互联网企业享受着时代的红利和福泽。
如今它们亦在用自己的力量回报社会,承担责任。
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家们,很热衷于建设家乡,草根出身,从小家境贫寒者尤甚。
低调的太康首富许家印,去年回乡给老家的每户村民发了3000元,顺带捐了6.5个亿。雷军不仅把小米的全球供应商大会开在了湖北仙桃,还准备把总部安在武汉,并预备了230亿打算大干一场。宿迁光明村的刘强东回乡时自掏腰包为全村650余名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人发了10000元红包,还公开寻祖,为祖籍地湘潭豪掷100个亿……
互联网发展二十余载,经历了几代人的接续,不同时代的企业家身上都刻有不同的烙印,创始人的成长背景奠定了企业文化的底色,而这也直接反映在了他们的扶贫事业中。
悠悠岁月,一部互联网扶贫录正徐徐写就。
互联网集体扶贫
2005年7月,一个求助帖在贴吧爆火。
一位身患绝症的单身母亲周丽红,在她去世前在网上求助希望有人接手她经营的淘宝店“魔豆宝宝小屋”,并分出部分利润保障孩子和父母的生活。
彼时正值阿里成立的第三年。
在一次上网时,马云偶然发现这个帖子,随即打电话向同事核实情况,之后集合阿里的力量帮助“魔豆妈妈”一家渡过了难关。如今周女士去世多年,店铺在阿里巴巴和爱心志愿者的帮助下依然正常运营。
而这件事,也成了阿里扶贫的最初萌芽。
第二年春天的母亲节,在马云的牵头下,阿里巴巴与中国红十字会共同发起了“魔豆宝宝爱心工程”,聚焦贫困母亲。
之后,在马云的影响下,阿里巴巴的合伙人们也相继走上了扶贫之路,12位女性合伙人之一的彭蕾成立了湖畔魔豆公益基金,并于首期以个人名义筹集了一亿元。
负责蚂蚁金服全面业务的井贤栋也没闲着。
在之后的一次访谈中他聊到,自己16年最满意的产品就是为视障人士开发的“听支付宝”功能以及区块链团队选择的第一个应用场景——为听力障碍孩子筹集善款,“体现了技术背后人性的温暖”。
第二年年末,马云又拉上了蔡崇信,彭蕾,张勇,井贤栋等36名合伙人,成立了脱贫基金,目标瞄准中国八亿农民,未来5年还要投入100个亿。
或许是为表决心,扶贫基金不接受外部资金捐助,只接受公司内部员工定向出资,每位阿里人都背上了扶贫KPI。
一个小插曲,在脱贫基金启动会当天,媒体提前预知会有一个大消息宣布,当时外界都在猜测可能是蚂蚁金服上市。待上台后马云特地在开场澄清:“蚂蚁金服确实今天还没有到考虑上市的时候,尽管我们的业务不错,成长也很好。”不免让部分人感到失望。
说回扶贫,去年春天,马云又推出了农村淘宝亩产一千美金的计划,农民按照要求种出来的,全部由阿里包销,实现了以农养农。
相比马云奔走相告,把扶贫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小七岁的马化腾则显得低调许多。费孝通先生曾在《乡土中国》里提到,在变迁中,习惯是适应的阻碍,经验等于顽固和落伍。
或许是3Q大战与“腾讯没有梦想”让马化腾终于走出了舒适区,意识到了开放与共赢的重要性,在扶贫工程上,腾讯也开始打起了“连接牌”。
小马哥带着一贯温和的笑脸,眯着眼亲切地提出,扶贫重在精准,没有精准就会大水漫灌,降低效益。
早在2009年,小马哥就宣布投入超5000万元在贵州和云南两地启动“腾讯新乡村行动”,扶持西部乡村教育。
8年后,“全国互联网+产业扶贫云”项目的首站同样选择在了贵州铜仁。
后来,腾讯还上线了“为村”平台,计划用互联网改造古老的贫困村。数据显示,截至18年9月,全国共有6772个乡村入驻“为村”,服务村民仅223万人。
阿里、腾讯这两家崛起于互联网时代的巨头,承受着时代的福泽,也反哺给时代以回报。
马云和马化腾也是互联网扶贫最久、中国公益慈善捐赠最多的两位,均超过了150亿元人民币。
丁磊和马化腾相识于微时,生日只差28天,20年前就在CFIDO上成了网友。马化腾还是受到丁磊在网易成功的激励才开始创立腾讯的。
近些年丁磊逐渐淡出舆论界,从一位互联网企业家转型为“跨界新农民”,养猪八年的他如今心系三农,去年两会上丁磊提议推进扶贫工作与职业农民培养相结合,使劳动力资源留在农村。网易还计划开放网易未央背后的科学养殖技术,并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科学养殖致富。
去年11月,京东成立了京东农牧公司,刘强东也成为了养猪行业的一员。
东哥利用京东这一大本营,通过自身招聘,合作商用工,带动创业等方式解决了2.5万多贫困人员就业。
还相继推出的 “跑步鸡,游水鸭,飞翔鸽”等一众特色扶贫产品,并在京东上热销,两年内在全国832个贫困县上线商品超300万种,销售额超300亿元。
刘强东本人当上河北平石头村的名誉村长后,建小学,开便利店,开发当地旅游景点,去年春节还为村民带了500多万的年货,颇有带领全村人民完成扶贫,脱贫,致富三步走的意思。
以马云,马化腾,丁磊,刘强东等为代表的60后,70后为首的第一代互联网企业家,乘着互联网的红利,从无到有创立起了自己的商业帝国。而以80后为首的第二代互联网企业家多是精英出身,他们扶贫的方式也有了显著变化。
下沉的扶贫力量
张一鸣和黄峥都是在互联网巨头夹击下成功突围的典范,而他们在扶贫上没有投注过多,而是延续企业过去的成功路径,把优势业务与扶贫相结合。
去年7月,今日头条在广西灵山苏屋塘村举办了首届三农创作者大会暨金稻穗计划启动仪式,宣布未来至少投入5亿元补贴三农创作者。同时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三十位“三农合伙人”并在起步阶段给予价值100万的站内流量。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无数优质的内容创作者成就了今日头条在移动互联网的流量霸主地位,如今今日头条又用人民赋予的优势反哺于民,完成了闭环。
拼多多建立了一套以拼注捐的可持续扶贫机制,将全国832个贫困县的农田与城市里的写字楼小区连在了一起,还推出了“100个村支书”计划,由村支书为自己的村代言,向外推广农产品。把拼团拉新的方式作用于扶贫,实现“拼得多,捐得多”。
趣头条创始人谭思亮有着和黄峥一样光鲜的履历,也有着与拼多多相似的境况,同样依靠巨额烧钱补贴,病毒式传播,不到三年快速上市,也被誉为“资讯界拼多多”。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