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实测「故宫火锅」:除了火锅,其他都好
故宫开火锅店了,据传吃的还是慈禧最爱。看新闻里讲,故宫火锅的预约已经排到了今年4月份,氪君正在发愁时,隔壁的「超人测评」口气很大地表示,这种小事,包在他们身上。 不试不知道,一通自信的操作之后,整个编辑部竟然当晚就进宫用膳了。 *酒足饭饱,红光满面* 那么,故宫火锅到底好不好吃?怎么才能吃上?御用火锅到底贵不贵?以及那些关于宫里伙食的传说到底几分真,几分假? 百闻不如一见 接下来,各位请跟氪君和「超人测评」一起 奉旨涮肉 传膳~ 插播一句 氪君的好朋友超哥开通了 自己的公众号「超人测评」 用年轻的视角,年轻的语言,年轻的态度 提供年轻人最喜欢的科技生活类内容 长按识别,即可关注「超人测评」 话不多说,直接上锅 捞肉警告 你问锅底为什么这么黄?因为这是慈禧太后最爱的「万寿菊花锅」。二两菊花瓣一撒,梦回百年前(但菊花有点粘锅)。 *建国的技术拙劣,不是个好宫女* 慈禧老太太讲究养生,每至深秋,慈禧便令御膳房采摘鲜白菊,暖锅汤涮而食之。 超哥吃的这顿则是黄菊,锅底里还有金银花、桂圆、枸杞等滋补料。尽管滋补满满,但味道却是寡淡得很,嘴里淡出个鸟的大伙儿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小料上。 *为了测评,所有口味的小料我们都点了* 故宫火锅的酱料有一个霸气的名字——「江山社稷酱」。青的是蔬菜末+橄榄油,红的是八种秘制辣酱混合,白的是鲜蒜+香油,黑的是香菜+海鲜酱油,黄的就是熟悉的芝麻酱了。寓意「青红黄白黑五色土」,组成了大好河山。 但据同事们反馈,「辣酱不辣、蒜酱没味、芝麻酱太稀」,倒是蔬菜酱和海鲜酱油,分别得到了清口南方人和重口北方人的好评。 *过了把宣旨瘾,有人善意提醒:「干这活儿的是公公」* 「圣旨菜单」着实惊艳,来就餐的每个人几乎都会拿着自拍。但打开后发现菜品样式偏少:涮品没有川渝火锅多,肉类也不如老北京涮肉全。可能因为宫里主打高精尖? *故宫火锅菜单* 不过,超哥还是在菜单上发现好东西。这「遇·兰贵人」是何物?竟敢犯慈禧太后名讳,睥睨店内众蔬菜? *遇·兰贵人* 兰贵人一上来,看着怪眼熟—— 「就这盘白菜得卖5块钱吧?」 「哪儿呀,58!」 「那得买多大一堆白菜呀?」 「人家这可不是白菜,是玉兰菜。」 (以上对话请自行脑补赵丽蓉老师唐山话配音) 百度了一下,玉兰菜可是白菜的「远房贵族表叔」。原产于欧洲的它具有清火护肝,开胃健脾等功效,唯一的缺点是味道微苦。 *苦不苦,看看两位超哥的脸* 好奇尝了一口,这兰贵人不是微苦,是「货真价实」的苦。不过也是,久居深宫,外忧内患,谁心里不苦。 由于太苦,这盘58元的兰贵人也成了桌上唯一的剩菜。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 除了兰贵人外,「圣旨」上便没有出彩的菜品了。不仅名字平庸,味道也是中规中矩。肉片虽然是科尔沁和苏尼特「进贡」的,但厚度偏厚,不符合老北京涮肉「片薄如纸」的特点。当然,也可能是皮糙肉厚的平头百姓超哥,吃不出宫里的好来。 *菊花瓣、黑鱼片和鲜鸡片* 值得一提的是,128元的锅底,附赠了「万寿菊花盏」、「松花江黑鱼片」、「长白山鲜鸡片」这三道皇家福利。清朝的皇帝们毕竟是东北出身,还是好内嘎达的那一口儿。 鱼片和鸡片口感都不错,但依旧没有什么味道。吃到最后,同事实在忍不住,要来了一罐盐。 *「宫廷御盐」* 菜品上没亮点,但超哥在酒水柜里找到了惊喜,这里居然深藏着传说中的「宫廷玉液酒」! *正宗二锅头,地道宫廷味儿* 「宫廷玉液酒,一百八一杯。」「其实就是那个二锅头,兑的那个白开水。」 故宫火锅的「宫廷玉液酒」,可比太后大酒楼的要货真价实,起码它没有兑水,也没有卖到一百八一杯。48一瓶,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火锅店都要停止接单了,编辑部的花季男女才终于吃好。腆着肚子结了账,价格人均200左右。考虑到毕竟是在故宫角楼吃的火锅,可以接受。 昔日禁地,今朝酒肆 宫里吃饭,最重要的是架势足,因此不得不提环境体验。 故宫火锅开在「故宫角楼餐厅」里,位于神武门外的东长房。 白天,这里以简餐为主,更像是故宫景区的游客餐厅,主打菜是小有名气的「角楼鸭卷」。 *神武门东侧的指示牌* *故宫角楼餐厅白日菜单* 到了晚上,这里便点亮夜灯,架起铜炉。三五友人推杯换盏,蒸腾起一股股乳白色的氤氲。 以一家火锅店的标准来衡量,故宫火锅可以用「袖珍」形容了。店内总共容下十四张台,人多的客位只能用几张桌子拼起来。但这里的装饰还是一如既往的古色古香——「所见之处,皆成风景」。 *展架上的艺术品* 一进店门的正对面,是个摆艺术品的展架,眼尖的超哥一眼就发现了这三只喵星人。 这只戴着皇上同款朝服冠帽的喵尤其可爱,张大双爪,好像在说,「快给朕传膳」。 *前台* 左手边就是前台,屏幕专职用来播放故宫的「镇馆之宝」——《千里江山图》。 故宫角楼餐厅墙上的挂画非常有趣,把康熙、雍正、乾隆、慈禧们和日常饮食联系在一起,延续了故宫表情包的接地气风格。 *左右滑动查看下一张* 也对,就算是皇上,也是要恰饭的嘛,毕竟「掌控自己的胃,才能掌控自己的美,才能掌控江山社稷」。 *店内的月洞门* 尽管面积不大,店内却有个标志性的月洞门。穿梭于此间,便找到了入宫的感觉。 店里的一些小细节也是用心又讨喜。 *宫廷纸巾盒* 比如这个典雅的小盒子,装的竟是宫廷餐巾纸。 *何以解忧,朕的火锅* *可真没少盖* 再比如店里有个印章处,放置着十几枚有趣的故宫印章。结完账的食客,每人都能得到一张赠送的明信片,盖章留念。 但店内也难免存在着一些瑕疵。 *裸露的水管* 比如这个裸露的水管,带有一些装修未完工的痕迹。 *插线板* 还有这个明线的连接火锅的插线板,实在太容易被顾客踢到了。 尽管如此,故宫火锅的环境依然是瑕不掩瑜。毕竟是六百多年的老房子啦,哪能要求那么高。 吃完火锅出来,站在神武门的城墙下,也真的有跟皇上沾亲带故的错觉了(醒一醒)。 *酒足饭饱的编辑部* 看着挺馋,咋订上的? 说了这么多,最重要的还是怎么吃上。 *超哥排队中......* 和故宫这个大IP推出的其他新品一样,故宫火锅开放后,超哥最关心的就是,好排吗? 预约排到4月的传言一出,超哥火速call了故宫火锅的两个预约电话,一个占线,一个停机。 眼看着煮熟的菊花锅要飞,超哥灵机一动,在大众点评上发现了另一种进店就餐的方式—— *感谢网友「小时来啦」* 当天五点半发号,超哥一看表,这不快四点六十了!一溜小跑窜出公司,火急火燎地赶到故宫角楼餐厅。 *落日余晖下的神武门* 可能是故宫周一闭馆的缘故,到了角楼餐厅,没发现排队的人,也没发现发号的工作人员,只是外面的座椅上稀稀拉拉坐着一些等位的客人。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施工中* 好不容易逮着一个工作人员,结果他也说不出什么时候、在哪拿号。后来大伙儿自发地排起了队,等到晚上6点,终于拿到了宫廷号码牌。 *现在就别扫了,已经过期了* 原来现在故宫火锅的现行模式是这样的—— 每天分批就餐。第一批是电话订位,也就是传说中排到四月份的那一拨;第二批是当天现场拿号,等第一批客人吃完,安排号顺序就餐。 所以基本上当天排号当天吃,完全没有难度。只不过,等待时间,令人头秃。 *看到这个预估时间,超哥还是有点心痛的, 但实际等的时间比这长多了* 经过超哥真人实排,从傍晚5点等到晚上8点50,就可以成功落座就餐了。 但机灵的超哥发现了一个小窍门——晚上9:30之后几乎没有人再来了,这个时候可以很顺利地不用等位。不过商家平时是10点截止叫号,所以「压哨涮锅」还是有一定风险的。 皇帝涮锅,古而有之 火锅人人爱,皇帝不例外。 *《延禧攻略》* 故宫角楼餐厅推出火锅,并非拍脑门的决定。据史料记载,火锅是不少皇帝的心头好。 早在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便经常用「五熟釜」煮东西吃。这种分为五个格子的青铜锅,也被视作鸳鸯锅的鼻祖。而大名鼎鼎的涮羊肉,则是由元世祖忽必烈发明于打仗的途中。 到了清朝,火锅更是红遍宫内外。 康熙帝偏爱野味火锅,各种飞禽走兽,没他不吃的。他的孙子,讲究生活品质的乾隆帝,在新口味火锅开发上就更加不遗余力了。四个季节锅底不重样,连早餐都能涮点鸭子吃。一年涮上二百多顿,足见其对火锅的狂热。 故宫角楼餐厅也表示,今后会推出「康熙锅」、「乾隆锅」等其他锅底,让哀家好生期待啊! *图片转载自「故宫角楼餐厅」微博* 超哥敲黑板时间 吃到最后,超哥为大家总结一下知识点—— 吃上并不难。但当天下午5点左右去排号,晚上8点多可以吃上。电话预约排到了4月。 菊花锅底和调料口味偏淡。老佛爷毕竟上了年纪,口儿淡可以理解。 人均200左右吃饱。宫里的火锅,没有想象中那么贵。 「宫廷玉液酒」原浆真的是二锅头(对不起跑偏了)。 最后,超哥想说,既然连御膳房都开放营业了,故宫火锅的服务意识也应该逐步增强,新的时代,应该把消费者当成皇帝嘛(嘻嘻)。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