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05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 > 正文

苏宁“大跃进”

发布时间:2019-03-01 00:30:52 所属栏目:教程 来源:银杏财经
导读:来源 | 银杏财经(ID:threemornings) 作者 | 郭一刀 编辑 | 刘佳 2月27日晚,苏宁易购发布2018年度业绩快报。业绩显示,苏宁易购去年营业收入2453.11亿元,同比增长30.53%。另有数据显示,苏宁门店超过1.1万家,2017年底提出的“三年两万店”的目标,已

坦白来讲,无论是苏宁还是京东,从声势来看都不是新零售大战的主角。从2016年至今,新零售最吸引大众视线的,就是阿里和腾讯在线下门店一掷千金的跑马圈地。或是收购或是投资,阿里腾讯用一笔笔“天文数字”,将国内绝大多数优质商超资源攥在手中。

线下场景的重要性,在AT疯狂的资本操作下已经得到了印证:线下物理实体场景,空间有限,很难无限度复制,先占坑位再谋发展也在所不惜。很多尝试电商业务却失败了的零售企业,也乐得有“靠山”协助,欢天喜地的加入阿里或腾讯其中一方阵营,比如步步高。

曾经家电零售业的双雄,国美和苏宁,都挺过了电商时代,又手握着大量的线下场景。曾经创造了一天开22家店的行业纪录的苏宁,经过了十年作为行业龙头的扩张,其线下规模自不必多说。尤其春节过后,苏宁又新宣布收购了万达百货的所有线下门店。

而曾经称霸行业的国美,也曾把卖场开到了苏宁的根据地。并且在黄光裕入狱后,国美不像苏宁有灵魂人物坐镇,激进的“革自己的命”。而是采取了防守姿态,让善于“守成”和开店的张大中执掌大权,十一年来,国美的线下扩张从未停下脚步。

因此苏宁和国美认为,机会来了!传统企业缺乏的线上经验和流量,它们有;电商平台缺乏的线下经验和门店,它们也有。这些门店,在过去的电商时代或许乏善可陈,但在新零售时代却担当着“流量入口”的重任。

所以,张近东开启了第三轮“大跃进”。

在媒体惊呼“寒冬”的2018年,苏宁挥金如土,新开门店8122家,仅12月就开了1600多家新店。在互联网企业都纷纷“裁员”“优化”“淘汰”的2018年,苏宁新招6万多人,预计今年还要招8万人。

苏宁“大跃进”

身为企业家的张近东,时常在苏宁的抉择上剑走偏锋,也造就了苏宁成败皆有的三次“大跃进”。为了打好新零售这一仗,张近东不惜分三次清空了持有的阿里股权,筹措了巨额的现金储备。至少从资金规模上看,这一次“大跃进”名副其实。

十几年前,张近东那句“我做不过你,就把苏宁送给你”仿佛又在耳畔响起;如今的苏宁,一举一动间透露出的姿态,和当年如出一辙。激烈、不留余地,这第三步“大跃进”,苏宁的步子已经迈到了极限,成则王败则寇。

当然有新零售潜力的,还有国美,不过有人预测:黄光裕出狱后,多半会为了新零售很快烧光这些年国美守下的“江山”。

时代浪潮奔涌向前,零售产业兜兜转转又回到起点,回归线下已是大势所趋。

十几年前,苏宁向国美“宣战”时,放豪言要用三到五年在全国开1500个门店,被人怒斥是搞“大跃进”。

在2018年,苏宁小店开业1周年就在上海开了600家店,2019年的目标是在上海再开900家,冲刺1500家电的规模。

此情此景,何其相似,不知道上海人民怎么看?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