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05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 > 正文

时尚集团掌门人猝然离世 ,去年重新掌舵主导多项转型变革

发布时间:2019-03-10 22:51:34 所属栏目:教程 来源:AI财经社
导读:62岁的时尚集团创立者刘江于3月9日因突发疾病逝世,时尚圈、娱乐圈、传媒圈都为之哗然。如果说刘江这个名字大部分人并不熟悉的话,那么提到他创立的时尚集团旗下如《时尚芭莎》、《时尚COSMO》、《时尚先生》等时尚大刊,绝大多数人都所有耳闻,甚至本身就

62岁的时尚集团创立者刘江于3月9日因突发疾病逝世,时尚圈、娱乐圈、传媒圈都为之哗然。如果说刘江这个名字大部分人并不熟悉的话,那么提到他创立的时尚集团旗下如《时尚芭莎》、《时尚COSMO》、《时尚先生》等时尚大刊,绝大多数人都所有耳闻,甚至本身就是读者。刘江本人也是外界公认为中国的“时尚教父”。

时尚集团掌门人猝然离世 ,去年重新掌舵主导多项转型变革

1993年,刘江和和同事吴泓从《中国旅游报》记者的岗位上辞职,白手起家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时尚杂志《时尚》,从此开启了中国时尚媒体的发展之路。经过26年的发展,时尚从一本杂志转变为一个年营收数十亿元的大型传媒集团,从出版的刊物到举办的大型活动,时尚集团在传媒、娱乐、时尚甚至慈善行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2018年,原时尚集团总裁苏芒离开时尚集团时就曾引起过业内外的讨论,苏芒离开后刘江兼任了董事长和总裁的职务,并主导了时尚集团新一轮的公司架构调整以及向新媒体的转型,然而这场从2010年就开始的转型尚未成功,刘江就突然逝世,只留下一个在新旧媒体交接时代仍未完成转型的时尚集团,在风雨中独自飘摇。

创业正逢时

时尚集团的总部在世贸天阶,在这栋名叫时尚大厦的5A级写字楼的18层,至今还保留着创刊时,东单西裱褙胡同54号私家小院平房的复刻版。

1993年,刘江和他在《中国旅游报》的同事吴泓带着借来的20万元在这座小院创立了中国第一本时尚杂志《时尚》,刘江担任《时尚》杂志社副社长兼副总编辑。刘江曾回忆说,当时是吴泓首先提出了办杂志。他们两个一起讨论切磋后,决定离开待遇优渥的报纸白手起家。

选择时尚杂志作为切口是因为刘江和吴泓看到了国际品牌进入中国市场的迫切心情。刘江后来在接受《中国周刊》的采访时说,“从旅游免税商店就能看出来,他们想进入中国,可是中国没有合适的平台,高档的国际大牌一般选择杂志做广告,可是中国没有。”

这一现象给予他们创业的想法。他们最终决定创立一本针对白领阶层的生活消费类期刊。刘江后来对华商韬略回忆说,“与其他新富人相比,白领阶层收入虽不算最高,但他们的整体素质较高。因此,我们将白领阶层作为主要的塑造对象。”

时尚集团掌门人猝然离世 ,去年重新掌舵主导多项转型变革

“时尚”这个词是由刘江首创,在此之前90年代的人们形容一些潮流物件还习惯于用“时髦”这个词。刘江以“时尚”为杂志命名,取意“为时尚早”。在英语中,时尚所对应的“trend”则代表着趋势和潮流。《时尚》的第一组大片就是由刘江负责策划、拍摄的,一共花了 7000 多元。抛去6万元房租,这样大手笔开销对于一家自办杂志而言不可谓不大胆。而刘江当时的想法仅仅是要把杂志做的足够精美,吸引眼球。《时尚》的第一期发布了一万册,没想到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时尚》赶上了用户需求最为强烈的风口。同时,刘江等人也敢于在当时做出革新。他们首先调高了杂志的定价。在当年市面上杂志普遍定价1元以内的环境下,《时尚》的定价提高到了10元。对于闭塞已久缺乏潮流信息的90年代的国人来说,10元的高定价未能阻止他们的购买热情。

从第5期开始,《时尚》又将内页全部改成彩印,一下拉开了与低端期刊之间的距离,提升了杂志的整体格调。

对于大多仍在体制内的纸媒而言,刘江等人做出的最为引人瞩目的革新还是盈利模式的改变。在当年,《时尚》成为第一本以广告为主要营收和第一本自办发行的高档杂志。几个创刊人骑着自行车穿梭于大街小巷售卖杂志和广告,为《时尚》开启了一条自负盈亏的商业化道路。当时刘江等人就确立了其“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16字方针,为时尚长远运营与国际化打下基础。而第一年就实现收入20万元。

1996 年,《时尚》与法国时尚杂志《MarieClaire》 达成别册合作协议引入了高质量的国际内容,并打开了时尚集团刊物在海外的知名度。随后一年,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公司(IDG)为了拓展投资业务,接触了国内不少杂志社,最终选定了《时尚》作为合作伙伴。后来与吴泓、刘江关系十分紧密的熊晓鸽在谈到为什么会选择《时尚》时曾经表示,主要是选择了《时尚》的团队。

在他看来,《时尚》的团队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时尚圈中人,也没有太多办时尚类杂志的经验,但他们年轻,素质很好,充满了创业的激情,且愿意学习国外全新的出版理念和知识。熊晓鸽说:”在和他们的沟通中,我发现我们有许多一致的出版理念,我觉得和这样一个团队、这样一本杂志合作,一定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成长空间。”

实际上,《时尚》之所以能从一本杂志成长为一家时尚集团,同创刊人的国际化视野也有很大关系。

吴泓和刘江曾在与人探讨杂志在中国的成功时提到,关键的地方在于能否对标美国。吴泓曾对资深媒体人朱学东表示:“在新兴国家新兴市场,拷贝和模仿意味着快速成长和进步。而《时尚》的商业模式,最大的一点就是从拷贝和模仿起,逐渐调整成为本土文化所能吸纳接受的东西。”也就是说,《时尚》的起步本身就是在学习美国时尚杂志的基础上进行了自我迭代。而基于此种学习,在IDG的撮合下,他们顺利地和美国时尚巨头赫斯特(Hearst)建立了合作。

1998年4月,时尚集团与Hearst旗舰刊物《Cosmopolitan》达成版权合作并出版了第一期刊物《时尚COSMO》。至此开始,时尚集团以每年出一本新刊的节奏,陆续出版了影响时尚行业的众多刊物,其中就包括《时尚COSMOPOLITAN》、《时尚芭莎HARPER'S BAZAAR》以及《时尚先生ESQUIRE》。巅峰时期时尚集团拥有18本刊物,遍布时尚行业的各个领域。

时尚集团的崛起除了在内容上获得国际大刊的支持和海外投资机构的资金支持外,在渠道上也建立起了以“自发为主,邮发为辅”的自有发行体系。2001 年,《时尚》将发行商整合为省级代理制度后,又在 2005 年开始自建渠道终端的尝试,向扁平化发行模式发展,最终使得这家公司的发行渠道覆盖中国绝大部分省市,以及报刊亭、地铁、超 市、机场、酒店、美容院等终端,进一步拓宽了时尚集团的影响力。

迎战新媒体

不同于国外的很多时尚大刊拥有接近半个世纪甚至百年的创刊历史,中国时尚传媒26年的短短26年历史,既赶上了时尚杂志在国内崛起的风口,同时也与传统媒体衰落的趋势迎头碰上。但在2010年之前,纸媒仍处于黄金时代之时,时尚传媒集团始终引领着行业的发展。

2000 年,时尚传媒集团引入了国外媒体企业普遍采用的出版人制,取代当时国内普遍的“社长负责制”或“总编辑负责制”。在这次变革前,时尚集团实行的是职能化管理,刘江负责广告经营,吴泓负责内容采编。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