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故宫的商业化往事
发布时间:2019-03-12 11:02:11 所属栏目:教程 来源:蓝洞商业
导读:(图) 65岁的单霁翔正在把600岁的故宫IP带入商业世界,但他却说,“看似故宫IP运作得风生水起,其实这些年故宫一直在去商业化。” “朕的火锅”,沸腾一个月之后,凉了。 故宫角楼火锅店,大年初一正式开张,人均消费200元。曾被网友热评“老佛爷吃的咱也
北京故宫从2005年走上文创产业之路被迫做出体制改革,成立经营管理处,划清了事业和产业的界限。2006年变更为故宫文化服务中心,以独立法人进行运作。当时的副院长李文儒说,中心运作不那么正规,没有董事会或者监事会。 而历经10余年发展,当北京故宫的文化产业已经远超15亿的规模,其运作透明度离一家合格的公司依然很远。 北京故宫文化服务中心股权架构图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冯乃恩说,不论是数字故宫还是文创产品,“一个明显的倾向,就是故宫注重对青年心理进行研究”。这位经历过“郑欣淼时代”种种负面的新闻发言人,如今的希望是,“对于博物馆探索式的文化创新,社会公众能留出更多试错的空间。” 未来仍需追问。 故宫的年轻与开放是单霁翔上任后的闪光,也是他的负累所在。无论如何,这10年间,从台北故宫到北京故宫都已经意识到,谁失去了年轻人,谁就失去了一个时代。 今年,单霁翔65岁,他的前任郑欣淼是在这个年纪卸任的。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