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得得独家】区块链架构下,雄安奠基智慧城市雏形
其中应用扶持类的提案最多,比如“雷布斯”--雷军,在新科技、健康医疗的应用中就提到了区块链,周汉明在网络安全的相关手段上也提到了区块链,范小云在金融监管上提到了区块链。当然了有对区块链提出比较大的期望或者期待的,也有专家学者、两会代表很坦诚表述了自己的观点,比方说李彦宏说,区块链具有革命性,但处于早期。周鸿祎则讲得更直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什么非用不可的场景。 对于区块链目前应用中的状态以及技术本身我觉得有各种各样的疑虑都是非常正常的。 智慧城市是经常和区块链联系在一起为大家所广为讨论,也是在这方面具有比较高期望的应用领域之一。雄安新区的管委会以及雄安集团在这当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和研究。雄安新区在建设之初,就提出了数字城市是物理城市的孪生体的概念,甚至提出了数字城市要领先于物理城市。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从城市的规划,从城市的建设到城市的运营,这一揽子都是建立在数字化的基础之上。在雄安新区,曾经提出在数字城市的概念基础上,进一步的提升出所谓智能城市,一个城市的智能化管理,其实是离不开人和物理设施的双向作用,这是复杂城市系统内的基本观点。 好的规划可以引导城市的有机发展,却不可能支配城市发展的最终走向,以北京为例,北京的“睡城”可谓远近闻名,在13号线上下和天通苑那一带,聚集了大量的住宅,上下班高峰时期的交通堵塞已经成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认为这恰恰是在当时的规划中没有很好的考虑到的一点,也是如今要下很大的功夫去进行梳理的一点。 所以立体的、动态、延续的数据分析,是智能城市管理的必要条件,而这种规模的数据采集在城市规划的初期做到面面俱到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利用区块链及其相关的技术,建立起统一的标准,给数据打上标签,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而这个正是目前雄安新区在规划中特别强调的一点。 目前雄安新区的区块链应用现在走在前沿的主要有两个方向。 第一、个人和企业的信用数据体系的建立。而这个特别是雄安新区提出的一个所谓1+2+N的这样的个人信用数据结构,“2”指的是一个人和生物指征相关的数据,“N”特别是指各种各样的行为数据。 第二、财政资金的使用监管。这在雄安新区是发展比较好的,也是翼帆深度介入的,特别是一些工程建设资金监管这方面,翼帆和雄安集团合作,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雄安雄安的陈刚书记在很早的时候就提出过,未来一定是一个万链互通的局面,所以说新区的区块链未来有很多各种各样的机会,各位有识之士都可以为新区的建设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雄安新区从建立开始,大致就有这么一个目标,就是作为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一种有益的探索,从这个角度上讲,新区的经验也好、教训也好、成果也好,不足也好,对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来说都是一个非常宝贵的财富。雄安新区的发展有雄安新区自己非常特殊的地方,就在于雄安新区是一张白纸,整个新城的规划可以从规划的一开始就为未来的所谓未来之城在规划中就加以考虑,而这个可能真是其他地区所不具有的。所以照搬雄安的这种经验,至少在暂时我认为在其他的城市当中可能并不一定有效,但是在这个当中所得到的一些经验加以和当地情况的结合,还是应该有益的。 有人提到了所谓个人数据的实名制,这个当然实名制的产生是有它自己的逻辑,这个其实和现在互联网的治理和整顿是密切相关的。个人的看法,其实一个人在网络中的行为涉及到的以下两个方面问题很关键,一个方面,我是谁;另一方面,我是我。作为区块链的应用来说,“我是谁”是重要的,但是可能“我是我”比“我是谁”往往要更重要,因为这涉及到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 对于在互联网上的使用者来说,我对把我的有关信息比方说身份,毫无保留的贡献出去是有疑虑的。因此对于网络在很多层面上的应用的角度而言,能够做到“我是我”就达到了互联网治理所希望达到的目标。 君五丨链得得议员:你觉得把城市数据串联起来主要面临哪些困难? 夏平丨翼帆数字科技创始人:谈到数据关联起来当中所存在的困难。首先是一个技术瓶颈的问题,熟悉大数据应用流程的人,都会提到所谓数据脱敏的问题,对于一些数据的拥有者把数据拿出去之前,都会提到或者涉及到数据脱敏问题。一方面当然是涉及到隐私,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数据的安全,数据一旦离了数据原始拥有者的手之后,这样一个数据在对未来它的数据流动,或者是数据使用的人的情况存在一种完全失控的可能性。坦率的讲,区块链技术发展到今天,还根本没有真正的在这个方面有任何的进展或是做过一些比较严肃的工作,无论是理论上的,还是实践上的。第二是共识问题,如何能够把大家都叫到一个桌子上来形成一致的认识,这其实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三、各地上马区块链,操之过急? 马文佩丨主持人:你觉得,目前各地纷纷上马区块链项目是否操之过急?什么时候是合理的时机? 夏平丨翼帆数字科技创始人:倒也不见得是操之过急,其实各地都在探索一些区块链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刚才提到的在电子政务方面和区块链的结合,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益的探索,而且非常可能是会得到一些很有意义的成果的。 另一个方面,2019年大家都强调要运用区块链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而这个过程中,一些金融创新特别是金融创新型的金融产品,在这个方面区块链作为一个辅助的手段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所以仅仅从以上的两点来看,各地纷纷上马区块链项目,谈不上操之过急。 但是也必须要意识到的是,其实现在各地的区块链项目都还处于一个摸索阶段,完全没有达到成规模或者是成熟的应用的一个阶段。很多各地的政府对区块链技术发展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优惠政策,从这个角度上,说是雷声大雨点小大概并不为过。我所知道的西南地区的某一个城市,在17年就提出了所谓的“区块链十条”,而实际上据我所知,至今也没有落实一条或者一项。这个当中最大的问题是考核标准的问题,对于区块链现有的一些考核标准,比方说拿这些公司之前发展或者发展其他的高新技术的考核标准来应用到区块链的创业公司来说,根本不现实。有些要求比如说税收等等之类的要求,其实目前来说对于区块链公司很难达到政府所谓的优惠或者补贴的标准。所以所谓的政府对区块链项目的扶持,我是抱着一个等着看的态度。从另一个角度上说,不要说政府,其实就说真正的从投资者、资本的角度上来说,真正理解区块链应用的,真的是很少,这一点我想我是有体会的。 而雄安新区所取得的一些经验,特别是比较激进的这个方面其实是有雄安本地的局限性的,如果不加以某种改造,其实也很难推广到其他地区中去。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