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05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 > 正文

腾讯金融,暗度陈仓?

发布时间:2019-03-22 21:35:47 所属栏目:教程 来源:钛媒体APP
导读: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氢媒,作者 | Leo刘尊 大象起舞,空见其影。 这是氢媒财经从金融科技的视角读腾讯2018年度财报后的感受。 财报显示,腾讯在报告期内的总营收为3126.94亿元,同比上涨32%;净利润为787.19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10%。 财报称“2018腾

微信的基因是社交+游戏,而支付宝的则是电商+金融,这就决定了微信上的支付多是小额、高频的,定位是“零钱口袋”,用户一般不会存储较多现金;而支付宝面对的场景则是大额、低频的,自然会被看作是钱包或私人银行。

由于单笔支付金额小,腾讯在C端金融服务上本就不占优。

全球知名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去年11月的一项调查显示,支付宝在金融支付领域仍然具有明显优势,交易金额和笔数占比分别为62%和55%,财付通分别为29%和37%;而且,与2018年5月调查相比,支付宝的领先优势似还有所扩大。

腾讯金融,暗度陈仓?

AT的目前的打法是:支付宝通过争夺线下支付场景向高频迈进,腾讯通过扩大金融业务范围等方式向高额度迈进。大家都力争补齐短板。

然而难度是天壤之别的。前面提到,支付宝在线下支付战中总是“压微信支付打”,可见其“阳谋”进展顺利。那么腾讯这边呢?

2018年度财报说法较为含糊,如“微众银行亦将贷款业务延伸到企业,以微业贷服务小型及微型企业客户。”没有具体可衡量的数据。

当然,掘金B端金融,腾讯才刚刚起步。

4、B端掘金困境重重

在腾讯二季报中,腾讯总裁刘炽平明确提到国家政策调整使得支付业务本身开始面临收入来源压力。这数十亿的收入从哪里补,目标指向对企业和商户的金融服务。

可见,在C端有巨大流量优势的腾讯,下一步需要在B端掘金金融。

然而,第一,在转型成为金融行业的服务商后,B端的场景和数据去哪找?是巨大难题。

“重赋能,轻控制”是腾讯自3Q大战以来对外的主要思路。这之后,占据交易场景的京东、美团、唯品会都已经自建了金融,拼多多自建金融也只是时间问题。这就导致,它们所拥有的场景、所沉淀的数据无法被腾讯所用。

第二,B端的场景和数据这一难题遭遇腾讯内部数据墙、部门墙的时候,可谓“难上加难”。

就目前来看,更接近B端金融企业的当属“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它在数据的深度上更具优势。2018财报中称“(腾讯云)进一步扩大了在金融及零售等其他重要行业的业务。我们是中行、建行及招行等头部银行的首选合作伙伴。大部分的头部互联网金融和保险公司是我们的客户。”

腾讯金融,暗度陈仓?

腾讯云拥有金融业务支撑平台,能解决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中关键技术自主可控问题。这一平台主要面大银行等金融机构。比如,腾讯云先后与 ISV、容联等企业云领域的先行者合作,目的就是为了触及更多B端客户,包括金融机构。

然而在广度方面,腾讯做金融TO B的优势以及抓手——微信支付,却在微信事业群WXG。FIT官网显示,微信支付与QQ支付两大支付平台已连接200多家金融机构,与70多万家商户合作。

这其中数据墙、部门墙就是需要解决的难题。以征信为例,CSIG更有机会接触金融场景、获得金融数据,但WXG则在线下中小企业(如便利店)的数据累积以及个人征信方面走得更远。双方能否在组织框架调整之后的2019年实现优势互补,仍有待观察。

要知道,过去几年,腾讯金融云方面的客户发展了超过6000家,分别来自不同的团队,存在不少业务部门“打架”的情况。这是前车之鉴。

5、总结:企鹅转身,与象共舞

忘了游戏和社交吧,腾讯金融科技才是2019乃至未来十年腾讯投资者应该关注的新增长点。

从腾讯的视角出发,科技金融一直如履薄冰,小心翼翼,表现得已经无可挑剔了;

但客观而言,腾讯在科技金融上仍有诸多“基因缺陷”和艰难险阻。

企鹅转身,与象共舞。最大的阻碍,可能还在于企鹅自身。(本文首发钛媒体)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