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05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 > 正文

打赢多闪,腾讯将“得不偿失”!

发布时间:2019-03-24 03:39:42 所属栏目:教程 来源:i黑马
导读:先来聊聊产品登陆账户,看起来它是所有用户使用产品的最简单的第一步,但由于产品设计者很难预料到究竟具体每个用户究竟是使用手机号+验证码的形式,还是用邮箱作为登陆名+邮箱随机验证码的形式,或者此前在平台上注册的昵称和密码形式登陆,这导致了很多A

如上所述,多闪不过是头条试水社交的棋子,未来真正的社交功能或许是今日头条上,比如如何改进头条的私信以及通讯录、社群等等。而打赢多闪,并不能扼制头条产品做社交的野心,但是腾讯或许会让其微信用户显然困惑,让生态上其他产品开发者陷入犹豫。

腾讯产品最大优势是让用户“感觉”到微信号、QQ号是自己的,上面有自己的社会关系和回忆,会让人有种“除了生死,就是腾讯”的感慨。从腾讯起诉多闪并且在初审中胜诉中不难看出,这或许是用户的移情投射而已。

过去十多年来,腾讯靠着这种看似“去中心化的”、属于每一个“私人”账户的生态平台模式成为互联网行业用户粘性最强、活跃度最高的公司,这是腾讯之所以受尊敬的来源所在。

“腾讯的梦想是做中国互联网公司水和电”,事实上,腾讯在to C层面上的确做到了,这其中固然与“微信互联网”有关,微信的账户和昵称在各种产品之中输出也相辅相成,腾讯一直默许了用户账户私人空间版的自由感,也放心让微信账户成为“连接一切”的工具。

要知道,公众号、小程序都是在这种氛围中崛起的,一些自媒体把微信号当做自己家的“后花园”,其他资讯端和媒体都是别人家的,但现在,连微信号昵称都不是用户所有,那公众号还是不是自媒体的?

这种担忧将会在小程序上成倍放大,本来很多产品开发者就有疑虑,我的数据在腾讯上跑,是不是等于把后背敞开给了腾讯。在究竟做App还是做小程序的天平上,多闪事件之后,人们会开始重新回到相对保守的App开发之中,流量少点就少点吧,毕竟为了安全起见,别白忙一场。

过去3年多,小程序一直努力创造了私欲流量、开放生态或许会因为这种不信任而发生停滞,这才是腾讯过分强调对微信号及用户个人数据所有权所带来的“裂痕”。

3

使用微信昵称侵权争议,或将带来意想不到后果

按照目前多闪的思路是让用户修改昵称和ID,而本身ID是系统中随即派发的,用户有权修改一次,而如果修改成为与微信一样的昵称,则是用户自愿的,但是当3月19日多闪通知我修改的时候,我发现我已经无法修改ID了,看来在产品迭代中将要解决这个问题。很少用有用户选择一个全新不一样的ID,笔者认为随机系统分配的ID算作腾讯的资产的话,可以解释的通,但用户是自定义进行修改的ID,将是一件很难推进更改的事情。

如前所述,这次腾讯只是对头条系“小试牛刀”,头条系产品对于微信账户登陆的依赖才是真正的“雷”,打个不恰当的比喻那就是,头条构建起了高楼大厦而用户进出的多个门,还有邻居家的。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头条用户必须要适应微信中间页逐渐被弱化,完全用手机号登陆,并且手机号如果丢失将会带来巨大的登陆麻烦,今日头条App至今仍然没有开发出网友以昵称直接登陆的设置。这也使得此番“头疼大战”对于头条是真的“头疼”,当前微信才是举起用户隐私保护大旗的一方。

以往PC巨头旺旺都有独立的账户登陆体系,例如早年的网易、新浪等依靠自家的邮箱产品,百度开发出自身的昵称登陆沿用至今;而最成熟的支付宝则是淘宝号、旺旺号直接打通,并且还能够人脸自动登陆。而头条完全基于移动互联网用户体验并没有顾得上,或许是该好好补课了。

而腾讯对多闪这一事件将会给网友线上的数字资产带来不安全感,从而加速了其他社交产品前仆后继对抗微信的“正当性”;而非腾讯系的创业公司一旦做大后与腾讯业务发生竞争之后也会担心其数据的安全性问题,这反而给了其他小程序平台如百度智能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以机会,加速这些开发者分散搭建,而这并不是腾讯所希望看到的。

结语

用户隐私以及用户账户权益的归属,本身是每一个网友必争的权益。微信一方面渴望通过成为其他产品开放的流量平台和统一的小程序账户体系,另一方面又在极力避免自身成为“通讯录”。当初手机通讯录各家也是随便抓取,只是相对于现在微信通讯录来说相当粗糙,当实质是一样的。如何明确微信在第三方使用的权限,以及用户自身所拥有的数字资产,或许是需要明确交代的。商业竞争是为了用户利益,而非是自身的圈地,这应当成为商战的共识。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