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05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 > 正文

隐私难设防:APP爬取个人信息手段多样

发布时间:2019-04-01 11:49:25 所属栏目:教程 来源:经济参考报
导读:图集 数据收集边界不明技术日益隐蔽处罚威慑力低 隐私难设防:APP爬取个人信息手段多样 专家建议:推进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工作,加快法律法规更新频率强化监管 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达59.6%。智能化、大数

此外,为加强手机APP个人信息保护,工业和信息化部将配合中央网信办、公安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做好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行动。采取日常技术检测和专项检查等多种方式加强监管,加大对各类违规行为的处置和曝光力度,积极推进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工作,切实规范用户个人信息的收集、使用行为。

尽管如此,仍有专家认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些涉及专业技术的问题在法律法规中尚存在界定不清晰的情况,导致相关法律法规在执行层面面临不少困难。

以此次微信与“抖音”和“今日头条”的事件为例,微信公众号“新闻实验室”创始人方可成认为,“抖音”和微信关于好友关系获取的争议核心在于cookie这个记录了用户数据的技术元素。“今日头条”将微信浏览器的cookie值设置为10年,这是一个非正常的时间范围,不仅如此,今日头条还通过将用户cookie值及分享者的信息回传到自己的服务器,从而留存用户信息。

“事实上,开放接口不应允许回传cookie。在我所参与的技术开发工作中,从来没有这样的操作。”译言网创始人、曾任美国甲骨文公司工程师赵嘉敏说。

“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健全相关公开透明的隐私提醒制度,例如要求企业公布上述提示信息,以保证用户信息安全的知情权,同时加快法律法规的更新频率和加强依法监管,确保维权申诉渠道畅通无阻。”方可成说。

长平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王长勇建议,“支付宝”“微信”“微博”等作为互联网的数据平台企业,应对下游企业“设置准入管制”或者“设置准入权”,从而使平台成为一个“自律监管者”,进而强化数据安全的可靠性地位。(记者张玉洁)

+1【纠错】

隐私难设防:APP爬取个人信息手段多样

责任编辑: 施歌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