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真爱粉或者真爱黑的烂片。这些烂片尽管在国内也少人问津,但是却有那么几个真爱在更少有人看到的英文网站IMDb上为之打出高分或低分。比如一听名字就很有恋爱味道的《708090之深圳恋歌》,IMDb评分比豆瓣整整高出5分,汇集了林允、张云龙、陈柏霖的电影《假如王子睡着了》的IMDb评分高达8.1,而《脱单告急》在豆瓣评分已经低至5.6分的前提下,IMDb评分比之更低了3.2分。
存在文化差异或者欣赏差异的电影。该类典型代表比如李安作品《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豆瓣评分8.4,IMDb评分却低至及格线;而由胡军主演的《上海王》,豆瓣评分仅为4.8分,IMDb评分却高达7.9分。
而大多数电影,在两家网站上的表现比较一致。在DT君选取的样本中,IMDb有44部电影评分在8分以上,这其中近7成在豆瓣也获得了8分好评。
放眼全宇宙,好的电影一般都会拿个好分数,各地群众眼睛是一样雪亮的。
豆瓣评分真能跟票房挂钩?
接下来的问题是,粉丝们如此在意豆瓣评分,难道TA真的跟电影总票房挂钩吗?
考虑到影响电影票房的因素很多,除了影片的口碑和质量,还有知名度和关注量等。因此,DT君在计算时,除了把电影豆瓣评分作为影片口碑的指代指标,并且加入了为该部电影评分的人数作为影响力的指代指标。
同时拥有票房和得分的有效数据共有1533组,为了所有变量在同一个数量级,我们在计算时电影票房以万元为单位,将其和豆瓣打分人数取自然对数。
假定关系是:In(票房)= 系数1*豆瓣评分 + 系数2*In(打分人数)+ 常数C
当我们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拟合之后,有了“惊人”的发现:精确度R2说明豆瓣评分和打分人数可以在72.4%的程度上解释电影的最终票房,并且三组参数都通过了假设检验,较为可信。但是,为什么豆瓣评分前面的系数为- 0.24呢?票房和评分负相关,难道代表着电影评分越高,票房反而越低吗?

这显然崩塌了我们的常识。于是DT君(ID:DTcaijing)分别对两个因素做回归分析,又有了新发现。
在单独分析时,豆瓣电影评分对于电影总票房有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还有22.6%的精确度。而如果引入了热度数据,原本应该是正相关关系的豆瓣电影评分与电影总票房,却变为了负相关(尽管负得不明显)。
也就是说,热度对于票房的影响,显著大于豆瓣评分的作用。当然,一个电影的最终票房还会与包括宣发、排片、票补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些因素都会对结果产生干扰。但得承认一点,豆瓣评分高低和最终票房的关系,真的没有人气等其他因素作用那么大。
DT君简单统计了一下这1500多部自2014年内地上映的院线电影们,豆瓣平均得分是5.26分,明显是个不及格的分数。其中,低于合格分6分的电影达6成,贡献了超过3成的票房。
上映期间的评分变化,会对票房产生什么影响?
虽说评分绝对值对于电影总票房的影响有限,但是上映期间,豆瓣评分的变动是不是会对票房产生影响呢?
为了避免节假日因素的影响,DT君收集了2018-2019年春节档和国庆档的电影豆瓣评分、票房每日变化——样本太少,不太适合进行统计分析,但DT君大致总结出了一些趋势。
随着上映,大多数电影的豆瓣评分会呈现一定下滑。这也可以理解,随着参与评价的人数变多,由粉圈走向大众,口碑会出现分化。而电影每日斩获的票房一般也会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有一些没随大流走向的电影,最后在媒体报道中往往都伴随着“黑马”这样的关键词。
《无双》、《红海行动》和《流浪地球》是极少数上映几天后日票房能大幅提升的电影。如果仔细比较他们的豆瓣评分,《无双》与《红海行动》的豆瓣评分确实略有上升,而《流浪地球》的豆瓣得分一路下滑,在一众电影中属于下滑幅度较大的——但TA也是这三部逆袭电影中,日票房上涨幅度最大的。
这么一番比较,粉丝对于豆瓣评分影响《流浪地球》票房的指摘,多少显得有些过度反应了——至少从节日档期来看,豆瓣得分的下滑,并没有发挥出多大威力。
手痒的DT君明知不太适合,还是在此处还尝试着做了个局限性很大、仅提供非常有限参考的分析,就着这20余部电影的数据,将豆瓣日评分作为唯一自变量,将日电影票房取对数作为因变量,在回归模型中加入时间固定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豆瓣日评分的变动和票房的关系不是很大,日评分变动1分,日票房会同向变化0.759%。如果说日票房是一个亿,那么豆瓣评分掉了1分,对票房的影响也就是75.9万元(再次强调,仅提供非常有限参考)。
如何识别被水军严重影响的电影?
虽然豆瓣评分的作用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但是众多日常参照豆瓣的电影爱好者,还是比较关心豆瓣评分到底可以如何参考。
现在最大的干扰项恐怕在于水军和黑子的涌入影响了大家对于评分的正常判断,那五星党/差评党会对电影评分造成多大程度的干扰呢?
DT君在这里仿照了知乎网友“数据冰山”之前的研究方法(特此鸣谢),使用标准差作为衡量一部电影评分争议性的标准:

对豆瓣星级按照1星对应2分,2星对应4分,5星对应10分的方式进行赋值;
Avg为该电影豆瓣得分,P2、P4…P10为评分中1-5颗星所占的比例。
根据每部电影的豆瓣评分与评分标准差,我们对1714部电影进行了聚类,表现相似的电影在下图中属于同一颜色。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