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服务 Druva
创始人:Jaspreet Singh、Milind Borate 估值:有望在2019年成为独角兽企业 资金:2亿美元
Uniphore 目前在全球拥有100多家企业客户,为400多万最终用户提供服务。去年,该公司更是将美国最大的跨国保险公司之一签约成为了自己的客户。“我们去年实现了300%的增长,今年将继续稳步前进,”Sachdev 乐观地说道。
Uniphore 正处于发展的拐点。Chambers 预计,三年后,Uniphore 的营收将从2018年的900万美元激增至1亿美元,员工将超过500人。和 Uniphore 一样,印度的创业圈也同样来到拐点。
印度创业生态系统的重心正在转向以企业为主要客户的 B2B 领域。
投资者和创业者的头脑也显得越发清晰,不再像当初建立大型 B2C 企业那样争先恐后地搞打折活动、大肆烧钱。
在同类企业中,成立于2016年的 B2B 平台 Udaan 率先达到了10亿美元估值。七年前白手起家的网络测试平台 Browserstack 目前估值为5亿美元,而该公司去年才完成A轮融资。到2019年,印度的B2B 独角兽企业有望超过10家,包括前面列举的 GreyOrange、Freshworks、Rivigo、Pine Labs、LendingKart 和 Druva 等公司。
早先一批 B2B 的 SaaS 公司,如 Zoho、Tally 和 Eka Software,近年来受到的关注也有所增加。
新浪潮
一场豪赌:随着以模仿前辈为主的B2C创业浪潮趋于稳定,创始人和投资者开始把目光投向了B2B领域
未来:IT服务外包行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但印度对这股B2B浪潮抱有很大希望
中小企业焦点:经济活动的数字化和体系化让小企业成为了一个颇具吸引力的客户群体
印度优势:云计算、按使用付费模式和案头销售给印度初创企业带来了全球优势
稳步推进:B2B 初创企业在企业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稳步上升
追逐新浪潮的不仅仅这些大型突破性创业公司。数据趋势表明,将会出现一次影响范围较大的长期转变。根据咨询公司 Zinnov 的数据,2014年在印度的全部3100家初创公司中,B2B初创公司(900家)仅占26%。但B2B初创公司的增长速度在不断加快,到2018年时,其数量已经占到了总共7400家初创公司中的43%(3200家)。
这种转变在种子轮融资阶段尤为明显。2014年,B2B 融资交易数量为33笔,而 B2C 融资交易为60笔,几乎是前者的两倍。相比之下,2018年的 B2B 交易为71笔,B2C 交易为88笔,两者之间的差距大幅缩小。"B2B初创公司是未来值得关注的重点。
“大多数这类公司都不需要太多的钱,以后会出现适用于它们的评估标准,”Venture Intelligence 创始人 Arun Natarajan 说。
新形势
从多个角度来讲,B2B浪潮的兴起都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过去的20年里,印度的初创企业已经完成了一次进化。它们一开始还在企业界的边缘,而如今已成为行业主流。在大公司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曾是大多数印度求职者的愿望,但这已经成为过去。如今,很多人都渴望通过加入创业公司来实现人生逆袭。功成名就的创业家成为了当下印度年轻大学毕业生争先效仿的新时代偶像。
但到目前为止,主导这股浪潮的主要还是 B2C 初创公司。B2C 初创企业的基因和结构与 B2B 初创企业有所不同。Flipkart、Ola 和 Swiggy 这类模仿 Amazon 和 Uber 等全球巨头而设立的公司,虽然花大力气进行了本地化,但在创新方面依然比较落后。这些公司瞄准印度中上层移动消费者,靠提供大量的商品折扣和免费赠品起家。
为了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它们疯狂营销,大肆烧钱。可想而知,估值和融资对于这些行业巨头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它们的创始人由于了解媒体,自然也懂得如何引起公众的注意。
而 B2B 初创公司是另外一种风格,它们默默无闻,也很少上头条。“B2B 和 B2C可以说截然不同。B2B 通过开发软件来解决其他企业的问题,因此必须对行业有深刻的了解。 B2C 解决消费者的需求,因此必须与消费者保持良好的联系,”Uniphore 的 Sachdev 说。

B2B 初创公司通常是白手起家,融资规模和频率都要比 B2C 略逊一筹。它们的创始人很少登上头条,对自己的独角兽地位也轻描淡写。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