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05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 > 正文

后滴滴时代:先解决合规 再解决盈利 之后还能做什么?

发布时间:2019-03-12 15:34:30 所属栏目:教程 来源:车云
导读:滴滴自创立至今已6年有余,熬过了高额补贴价格战,并购了快的、Uber市场份额,终成为中国出行市场上的胜利者。 然而,2018年,滴滴的“黑暗”时刻来临。 接连两起顺风车司机杀人事件,让滴滴不仅品牌美誉度下降,更是遭遇其史上最严、也是最多部门的约谈,

2018年6月5日,相关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事中事后联合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针对未取得网约车经营许可从事网约车经营、线上线下车辆人员不一致、信息泄露、不依法纳税、不正当竞争、非法经营资金支付结算等违法违规行为,各监管部门可开展联合约谈,严重违法者将下架停服整顿。

除对网约车平台和司机进行规定之外,众多城市对车型的规定也相继落地。去年,众多一二线城市发布征求意见稿,其中,要求新增网约车必须使用新能源汽车,并对具体的配置进行了规定。

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主要趋势之一,毋庸置疑。但现阶段,大多数网约车司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程度不高,尤其是纯电动汽车,主要原因在于担心续航里程问题,还有电池质保周期短,后续更换电池费用高等。

而对于滴滴平台而言,据其公布的信息显示,2017年,滴滴平台上新能源电动车数量为20万辆,这一规模占比达到全国新能源汽车的20%。据悉,在未来五年,滴滴计划将有100万辆新能源汽车。

那这些车从哪里来?

接入私家车这条道路已然行不通,况且,如上述所言,大多数司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并不是很高。

因此,滴滴想要合规,并提高乘客的乘车体验,就只能走定制网约车路线。而做定制网约车,要么滴滴自己造,要么选择车企合作。

此前,程维曾说过,滴滴不会造车。因此,滴滴的选择,无疑是后者。

事实上,滴滴与车企的合作,可追溯到2014年,这一年,滴滴牵手大众将推出大众汽车新能源车滴滴专车服务。

2015年,滴滴又分别与北汽和比亚迪签订合作协议,所合作的领域皆有新能源汽车方向,甚至比亚迪还将为滴滴提供2000台插电式混动车。

2017年,滴滴与国能电动(NEVS)达成合作,合作内容为国能电动将为滴滴生产定制网约电动车。

虽然滴滴早已经和这些大牌车企签订相关的合作协议,但从此前滴滴发展状况来看,这些协议真正落到实处的,尚属少数。

当前,汽车行情并不好,传统车企也正在寻求转型之路,网约车,则是车企的下一个落脚点。

曹操专车董事长刘金良曾说过:“不做出行市场,我们造车,眼是瞎的”。毕竟,网约车的运营不仅能够帮助消化主机厂库存,还能够帮助他们更深刻的了解用户,为未来实现车辆定制化的量产、定制用户体验、提升运营效率打下基础。

事实上,通过网约车更深刻的了解用户需求,将用户的反馈反应在生产制造上,是车企们想要通过网约车在汽车制造与销售上达到的效果。

所以,2018年,我们可以看到传统车企扎堆进军网约车的场景。

基于此,老牌车企不想给滴滴做代工,而滴滴又急需车企的合作,那么,新造车势力则成为滴滴的另一选择。

2018年3月22日,车和家宣布与滴滴出行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并组建团队,为共享出行场景定制生产智能电动车。

后滴滴时代:先解决合规 再解决盈利 之后还能做什么?

程维&李想

当天,车和家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表示,该合资公司将要打造的首款车完全不用考虑零售场景,百分之百为共享出行而生。同时,这款车可以满足L2级别的自动驾驶,并且在线控执行机构、车辆控制系统等层面具备向L4级别升级的能力。

滴滴联手新造车势力,可谓是双赢之局。首先,滴滴找到了自己的代工厂,能够解决当前的合规问题。其次,相比传统车企,滴滴在与新造车势力合作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的话语权。

然而,在滴滴出行2018年年会上,程维发表演讲时表示,滴滴未来的目标是成为“全球最大的一站式出行平台、共享新能源汽车运营商和智慧交通建设的引领者”。

基于此,滴滴的格局肯定就不止单单落在新造车势力上。并且,滴滴深知车企进入网约车市场的巨大潜力,但程维说过不造车,所以全力的拥抱车企成为了滴滴堵截主机厂独立运营网约车平台的最好办法之一。

2018年4月份,滴滴与31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合作成立“洪流联盟”。在发布会上,滴滴出行称,“洪流联盟”将广泛与汽车全产业链合作,共建汽车运营商平台,推进新能源化、智能化、共享化的产业发展。

后滴滴时代:先解决合规 再解决盈利 之后还能做什么?

(图)

仅一周后,作为滴滴“洪流联盟”成员之一的大众,就宣布将与滴滴共同成立出行服务公司,初期,大众占股为40%,滴滴占股为60%。

据了解,该公司将组建一个十万辆规模的共享出行车队,其中有六万辆为大众品牌洗能源汽车。

今年1月份,滴滴与北汽新能源成立京桔新能源合资公司,力图在新能源汽车运营、大数据应用、出行服务、网约定制车、充换电等领域布局。

不过,大众和北汽均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而是想要“两条腿走路”。

2016年末,大众就在德国柏林成立移动出行服务公司Moia。2018年7月份,Moia提供的短途摆渡汽车正式运营。据悉,汉诺威已经颁发运营许可,到2020年该公司可达到150辆车的规模。

于北汽而言,其曾有众多个共享出行品牌,如北京出行、轻享、绿狗等。之后,北汽集团将所有的共享出行业务整合进华夏出行里。

据了解,华夏出行成立于2017年4月,依照“出行+增值服务”的发展模式,未来会构建分时租赁、网约车、越野自驾等综合出行服务生态圈。

2018年,可以说是滴滴发展史上的分界点。在这一年之前,滴滴虽遭到监管,但并未伤到根本,也没有对其垄断地位造成威胁。因此,虽然滴滴也在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与车企进行合作,但其认定的是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以及新能源汽车在网约车行业当中的重要作用。

2018年后,滴滴平台短期内两起顺风车杀人事件引爆社会舆论,同时,也将滴滴推向众矢之的。多部门约谈,责令严肃整改,否则下架APP的威胁,以及众多车企和跨界企业进军网约车市场的外在危机,让滴滴不得不收缩扩张速度,回归自己的核心业务。

同样,在这一年之后,滴滴不断加强与车企合作的同时,少了一丝淡定,多了一些紧急的步伐,毕竟,滴滴平台亟待通过定制网约车解决合规化问题。

滴滴的自动驾驶

滴滴一直在烧钱,一直在亏损,但其在自动驾驶领域却也在不断加码。

早在2016年,滴滴就开始对自动驾驶技术进行研究,但对外一直保持神秘状态。据悉,滴滴的无人驾驶团队是由其前研究院院长何晓飞组建,目标瞄准L4级自动驾驶以及最终形态的L5。

同年5月27日,前阿里云首席科学家章文嵩加盟滴滴,担任滴滴高级副总裁兼滴滴工程技术委员会主席。但他总体负责的是“工程方向的技术把控、以及工程方向人才的培养、招聘和晋升体系”,对自动驾驶方向只字不提。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