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滴滴时代:先解决合规 再解决盈利 之后还能做什么?
后来,滴滴拉来了视觉大牛杨庆雄,任自动驾驶团队的高级总监,主攻基于视觉的自动驾驶系统,不过也并未严明。 滴滴CTO张博 直到2016年7月,在首届滴滴Ditech算法大赛颁奖典礼上,滴滴CTO张博明确表示:“无人车是滴滴重大战略布局,很快会有无人车上路,滴滴无人车团队将由滴滴研究院院长何晓飞负责。” 此后,为了扩充自动驾驶团队的力量,滴滴积极在外网罗人才。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挖角Waymo 3D机器感知小组的负责人贾兆寅,贾现出任滴滴出行前沿业务技术负责人。 此外,媒体报道称,滴滴也曾试图收购自动驾驶创企,如在不久前完成了近10亿美元融资的Nuro,曾是滴滴所希望收购的对象,而Nuro创始团队希望保持独立的发展,最终拒绝了滴滴的收购提议。 另一家自动驾驶明星公司Aurora也曾和滴滴传出绯闻,Aurora的创始人Chris Urmson甚至曾一度在滴滴职履。 虽然滴滴想要收购创企,但这条路似乎并没有行得通。不过,滴滴在自动驾驶上的行动却也从未停止过。 2017年1月26日,滴滴宣布在加州山景城成立AI Labs(人工智能实验室),以加大人工智能的前瞻性基础研究,吸引科研人才。 2017年3月,滴滴出行宣布其美国研究院DiDi Labs正式成立。 2017年8月,滴滴和Udacity举办了一次自动驾驶测试车挑战赛。 2017年11月,滴滴选择于硅谷山景城(Mountain View)开启新园区,并公示其主要工作就是进行大数据和智慧交通、智能出行等方面的研发。 同月,滴滴还专门成立了高精地图公司—滴图科技,注册资金为500万人民币,公司法人代表是滴滴打车的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博。 2018年2月,张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滴滴已经在美国和中国的三个城市进行自动驾驶汽车测试,并且滴滴为试驾汽车设计了软件部分,硬件部分则是通过与汽车制造商、供应商进行合作。 2018年9月,张博公开更新滴滴的自动驾驶进度:滴滴的自动驾驶团队大约在100人左右,总计有几十台测试车,共在中美四个城市展开路测。目前,滴滴已经在加州以及北京拿到了测试牌照。 此前,滴滴想要通过收购创企为自己的自动驾驶技术加码,但以失败告终。而这之后,滴滴或许明白自己收购无望,只能自研自动驾驶技术。 因此,在2019年3月1日,滴滴成立全资子公司上海滴滴沃芽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公司经营范围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郑建强任法定代表人兼执行董事,他同时也是滴滴自动驾驶的研发负责人。 (图) 事实上,网约车可能是自动驾驶最先实现落地的商业模式之一,在过去几年,吸引了大量的企业关注,如Waymo、Uber、Lyft等,都在积极开展相关技术的研发,甚至大众、通用、福特等传统车企,也在争相布局这一蓝海市场。 相较之下,滴滴布局虽略晚,但其在自动驾驶研发上具有着天然的优势。一方面,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需要大量路测与交通数据,滴滴平台上的数百万辆网约车每日生成的数据正好可以成为其数据来源。 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尚未成熟,自动驾驶汽车短期内还不会卖给消费者,滴滴这种大型网约车平台更适合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商业落地。 此前,滴滴CTO张博也曾透露滴滴未来的自动驾驶商业模式。他表示,滴滴不会自己造车,想做的是汽车驾驶技术的软件部分。未来有可能是车厂把车造出来,然后汽车可以一键进入到滴滴的平台,接收到需求,滴滴可以按每一单给车场分配利润。 其实,换个思路来看,滴滴在自动驾驶上的商业模式,也适用于其与车企合作制造新能源汽车。因此,不管是自动驾驶,亦或是系新能源汽车,滴滴都具备自己完整的商业逻辑,而这,也是滴滴的生存法则。 结语:滴滴的未来 当前,虽然新能源汽车和自动驾驶是一片蓝海,但两者皆处于早期阶段。而且,就像前文所说,公众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并不是很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担忧续航能力,毕竟,国内的充电桩建设尚不完善。 滴滴想要在2020年实现投入百万辆新能源汽车,所需要做的,不仅仅只是把车造出来,更重要的还在于汽车后市场。 2018年8月6日,滴滴出行旗下汽车服务平台正式升级为小桔车服公司,同时,滴滴出行宣布对小桔车服公司投资10亿美元,小桔有车、小桔加油、小桔养车等品牌也将同时启用。 (图)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新能源汽车充电也在小桔车服的战略布局内。据了解,2018年6月,“小桔充电”首批合作桩站在北京铁路文工团、南京应天欧尚落地。8月,“小桔充电”又推出小桔充电福州小海豚合作充电桩。 而司机在使用滴滴新能源充电桩是,无需额外安装充电应用,通过最新版滴滴出行车主端APP或"小桔充电"小程序,即可体验小桔充电服务。支付方面,小桔充电支持微信、支付宝、滴滴车主余额等多种方式。 综上,滴滴通过与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合作,找到“代工厂”,做定制网约车,不仅可以解决平台合规问题,还可以降低成本。 而小桔车服,按照程维的说法,则是滴滴洪流战略落地的重要举措,也就意味着,小桔车服是专门为滴滴与车企的合作服务,尤其是小桔充电项目。 滴滴布局自动驾驶,则是对未来出行市场的争夺。当前的自动驾驶尚处于初级阶段,滴滴入局虽晚,但其天然的优势,势必会让其在自动驾驶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 当然,除了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以及汽车后市场之外,滴滴在共享汽车、分时租赁等方面亦有布局,不过并不是其主营业务。 基于此,我们可以看出,滴滴对于未来的布局,并未只局限于出行领域的一角,而是依据自己的商业逻辑,构建全方位的生态体系,包括运营载体新能源汽车、出行平台、汽车后市场,以及未来的自动驾驶。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