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05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 > 正文

一家发卫星的公司,能为普通人做些什么?| 少数派的未来猜想

发布时间:2019-03-23 01:47:54 所属栏目:教程 来源:36氪
导读:卫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 文 |龙真梓 如果有一天,地球真的需要流浪,你能为人类做些什么?这是电影《流浪地球》大火后,知乎上流传甚广的一个问题。面对这个超现实灵魂拷问,也许很多人会表示无能无力。但天仪研究院的CEO杨峰却说,如果他出现在《流浪地球

一家发卫星的公司,能为普通人做些什么?| 少数派的未来猜想

卫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

一家发卫星的公司,能为普通人做些什么?| 少数派的未来猜想

文 |龙真梓



如果有一天,地球真的需要流浪,你能为人类做些什么?这是电影《流浪地球》大火后,知乎上流传甚广的一个问题。面对这个超现实灵魂拷问,也许很多人会表示无能无力。但天仪研究院的CEO杨峰却说,如果他出现在《流浪地球》中,也许会成为改变结局的关键角色。

“吴京饰演的宇航员之所以会死,是因为没有用到航空航天的专业知识,如果真的有这一天,我们发卫星上去点燃木星就行了。根本用不着真人去撞击木星。”杨峰说。

一家发卫星的公司,能为普通人做些什么?| 少数派的未来猜想

在创立天仪之前,杨峰已经在航天领域摸爬滚打了近10年。2016年,美国民营航天企业SpaceX在大洋彼岸的成功让同为航天人的他心动不已。这一年,他决定辞去工作,拉上曾经担任过中科院工程师的好友任维佳,组建了一个30人左右的航天团队——天仪研究院诞生了。

天仪研究院是中国首批民营航天企业之一,专注于为科研院所与商业机构提供微小卫星的整体解决方案。过去的三年,天仪走过了从0到1,再到10的过程。2018年,天仪成功发射了10颗商业化微小卫星,创下了全球卫星公司同期发射数量最多的世界纪录。这些微小卫星,让本来要花上十余年时间排队等待国家卫星资源的科学家完成了科学实验;也给越来越多有着商业需求的用户提供了低成本探测宇宙的机会。

但是,显然卫星的想象力还不止于此。杨峰笃定商业航天未来的可能性是无穷的——小到卫星上网,大到拯救地球,未来社会变革的每一步都不会缺少微小卫星的身影。而做到这一切的前提是降低成本。民营航天的商业化需求逼着从业者降低成本,扩大市场,从而形成商业闭环。

尽管被“成本”、“供应链”、“商业化”等词汇填满的生活是杨峰的日常,但在商业之外的地方,他仍保留着对浩瀚星宇的初心。假如能拥有一颗属于自己的卫星,“我还是想把它送进宇宙,探索下一个地球。”杨峰说。

一家发卫星的公司,能为普通人做些什么?| 少数派的未来猜想


以下是访谈部分(经过编辑):


一家发卫星的公司,能为普通人做些什么?| 少数派的未来猜想

谈天仪:“我做了十,远强于我要做一千”


36氪:2016年天仪发射第一颗星的时候,你的感受是怎样的?


杨峰:兴奋和焦虑并存,焦虑是担心不成功。其实前几次发射,我都夜不能寐。因为发射是研制的终点,但它是卫星在轨工作的起点。2016年那次发射没过多久就出现了问题——卫星“挂”掉了。出现这种情况还是由于技术不成熟,但其实这不是个例,在当时那个时点,这是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问题。直到2017年,天仪才通过技术解决了这个问题。


36氪:既然卫星已经不会“挂”了,现在再发的话,你还会焦虑吗?


杨峰:现在发卫星的感觉就是“哦,又发了”。不只是我,我们公司的同事也都是这种感受,大家基本上没什么激动的感觉了。不过这是一个好事儿,代表公司的发展速度很快,发卫星已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很常见。


36氪:现在天仪的客户,主要还是科研机构吗?


杨峰:刚开始都是科研机构,因为科研用户大多做在轨实验,他们对风险有心理预期,商业客户由于商业化需求,不能接受卫星可能存在的风险。但从2018年开始,天仪的客户基本上都是商业客户。


36氪:什么叫“可能存在的风险”?


杨峰:假如请体制内帮忙造卫星,一颗卫星的成本也许有上千万,那么它发上去自然好用。但我们卫星的成本是百万,它的研发完全脱离了原来的研制体系,所以这些卫星一开始有问题很正常。2018年我们拿到第一个商业订单。当时的情况是,假如客户选择别人,价格会非常高昂。如果以后一直如此,客户觉得没有希望。他们最后选择天仪,有成本方面的考虑,因为选择高成本就是一条死路。选择低成本,也许是条死路,更有可能是生路。既然天仪有技术实力,那干脆不走那条死路。


36氪:天仪2018年拿到了B轮融资,你觉得投资人是看中了风口,还是看中了你们?


杨峰:我不认同它是个风口,我觉得风口还没来。因为2016年、2017年来投航天的人很少,2018年开始,投资人开始往里面涌。2019年我觉得会是一个时点,出现风口的时点。


投资人看中天仪,还是因为天仪在踏实钻研技术。我们的第一轮投资人说,能看到天仪不仅看重未来的机会,在眼前也有一些突破。2018年我发了十颗星,帮助商业用户实现他们既定的计划。对比国家队的“我做了”,我们还存在巨大差距,但是已经远强于嘴上的“我要做”。我做了十,远强于我要做一千。


36氪:创业者一般都是焦虑的。既然天仪已经做了这么多,你现在的焦虑和创业初期比有减少吗?


杨峰:没有减少,我相信很多创业者都是一样的。其实人特别怕审视自己,大家看到的是我光鲜的一面,但是只有我真正知道自己的缺点和弱点。我有很多不足,我焦虑的是,杨峰是否配得上做天仪的CEO。


天仪发展很快,天仪未来希望成为中国的SpaceX,但我总在想:杨峰是否配得上做中国SpaceX 的CEO?我焦虑我是否有这样的进步,能够赶上天仪发展速度。其实从2016年到2017年,再到2018年、2019年,我一直有这样的焦虑。

一家发卫星的公司,能为普通人做些什么?| 少数派的未来猜想

一家发卫星的公司,能为普通人做些什么?| 少数派的未来猜想

谈卫星:“我不知道以后会有什么应用,因为什么都有可能”


36氪:我之前看到你说,“以后卫星会成为像计算机一样的存在”。


杨峰:是的。从产品形态上来说,卫星和计算机没有任何区别,卫星就是一个在太空上使用的计算机而已。你把计算机拆开,再把卫星拆开,大家的组成部分几乎是一样的。


36氪:如果卫星成为像计算机这样的存在,它能为普通人做些什么?


杨峰:我不知道。所以这是特好玩的一件事,它的可能性太大了,什么都有可能。我相信当卫星的各种场景结合进来之后,未来会衍生出很多我们现在都不知道的应用。其实应用根本不用想,当年计算机没有普及的时候,我们怎么想应用都想不出来。很多现在的这些巨头,比如Facebook、腾讯,当年也都不觉得自己能咋地,都是一步一步干出来的。对于未来的这些应用场景,我一点都不着急,只要能把上游的卫星成本降下来,后面的应用场景会非常多。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