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05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程 > 正文

李彦宏:最后一公里的无人驾驶比完全无人驾驶更早到来 | 直击岳麓峰会

发布时间:2019-04-03 15:09:38 所属栏目:教程 来源:钛媒体APP
导读: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李彦宏 钛媒体注:继去年10月长沙与百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之后,双方在共建“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创新示范城市”方面又落地了新的动作。 在岳麓峰会开幕式的前一天,4月1日,百度宣布与先导控股、湖南湘江发展集团、智能科技创新中

我们的通行效率,会是一个什么样的通行效率?所以这是我说的智能网联的三个境界。但是今天大会主题讲智能网联我相信不仅讲的是汽车工业,它应该覆盖我们社会经济生活方方面面的,它是代表着一个全社会大的趋势。所以智能网联在很多领域都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

比如说智能家庭或者说智能家居,过去20年,中国人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是在不断地提升的,可以说很多人会认为手机就像自己身体一部分一样,走到哪带到哪,但是我有一个判断,未来20年,人们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会是逐步下降的。原因是因为智能,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这个时代的到来会使得我们周边的环境逐步地布满各种各样的传感器,而这些传感器能够更方便响应人的需求。今天在很多家庭已经开始拥有了智能音箱,这就是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一个非常典型的标志。

今天我们使用手机,你是用手来触摸,来跟机器进行交互的,那么未来人们跟机器交互的方式会变得非常的多样,在家庭里头可能不是手,而是嘴,是用语音来跟机器进行交流。如果大家有智能音箱的话会发现它其实经常能够给你惊喜感,有时候你不以为它会听懂的话它会听懂,有时候带一点口音也没有关系,一开始听不懂,后来慢慢变懂了,这都是机器学习的现象,机器越来越聪明。

2017年我们在拉斯维加斯首发了带屏的智能音箱,美国的同类产品大概6个月之后才出现的,今天百度的智能音箱相当一部分都是带屏的,有屏和无屏其实差别也非常大,就像收音机和电视机的区别一样。有了一个屏幕,我们能做的东西,我们能够感知到的世界,我们能够获得的这个体验,都是会有明显的提升。

当然,我也要说今天的智能音箱背后不完全是机器,也有很多人工的辅助,也就是说今天的人工智能技术还不能够完全的在全场景,在每时每刻都能够理解人的语言。但是作为一个企业家,我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我认为智能音箱好、人工智能也好,它的进步会是飞快的。机器会越来越懂得人的需求,越来越好的满足人的需求。这是家庭的智能化。

那么除了家庭之外呢?其实我们每天的生活也好、工作也好,我们接触到的每一个行业在智能化这条路上都有非常大的潜力。无论是智能的医疗,今天机器去读片子,很多时候已经比人更精准了,还是智能的教育,古人讲的因材施教,以后计算机电脑可以比任何一个老师更了解我们这些学生。

在传统的制造业因为过去这么多年人力成本不断地上升,有些产业开始从中国向东南亚甚至向非洲去转移了,但是当我们有了智能技术的时候,我们的劳动生产力可以大幅度的提升,很多的产业,高端的制造仍然可以留在中国。农业,刚才跟乌兰书记(编者注:湖南省委副书记乌兰)聊天的时候也谈到,很多农业需要做的事情,都是可以用机器来大量替代人工或是辅助人去把它高效的做好,这样的趋势我们判断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会持续20年到50年的时间。

如果说过去20年中国互联网改变了消费,那么未来20年-50年,人工智能会改变供给端,当然也在改变消费端,就是两边都会有大的改善。而这方面其实中国也有很多的优势,有什么优势呢?

在数据上我们有优势,还是因为我们人多,大家知道长沙城市人口大概是旧金山人口的10倍,长沙还不算是中国最大的城市,当你有这么大规模的城市,当你有很多很多数据,当算利成本不断地在降低,当算法不断有各种各样创新的出现的时候这些力量就会推跟我们每一个行业效率的不断提升,而在这方面其实中国并不落后,这方面大家比较清楚。中国在未来智能化的道路上应该可以起到一个引领作用。

我昨天查了一下中国在现代意义上第一条跑汽车的公路是诞生在湖南的,是从长沙到湘潭的长潭公路,在1921年竣工。就是中国的第一条公路,跟世界上第一条公路相比时间间隔了100多年,那时候我们确实很落后,而今天当我们有这么多的人口资源,当我们有这么多的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当我们有这么好的基础设施的时候,当我们的政府奉行先行先试,敢为天下先的理念的时候,很多过去在世界上其他地方碰不到的困难我们会先碰到,在其他地方没有的场景,在我们这里会有。

在其他地方没有解决过的问题,我们有机会首先去解决,首先解决问题就是创新。所以我也想说世界的创新世界技术的发展,逐步会进入中国时间。我们的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很大程度上未来要靠人工智能。我们也非常有信心身处在这样一个时代,身处在这样一个环境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能力为技术创新,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感谢大家!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