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温州站长网 (https://www.0577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酷站推荐 > 推荐 > 正文

打败三大运营商和互联网巨头,云上贵州如何拿下苹果iCloud大单?

发布时间:2019-02-26 17:37:47 所属栏目:推荐 来源:第一财经YiMagazine
导读:这个在2015年还有493万贫困人口的中国西部欠发达省份,却拥有一届热衷发展大数据的强势政府。过去5年,政府就像是一家选择了大数据风口的创业公司省长组建的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相当于它的董事会,大数据局则是公司的执行管理层,而云上贵州公司就是一台负

陈敏尔在入贵之前是浙江省常务副省长,北京的推介会上,他还把马云请去站台。一个月后,阿里巴巴就组织了一个“百人团队”入黔,免费帮助政府完成省一级的政务数据云平台——“云上贵州”的系统搭建。

那次推介会回来之后,贵州组建了“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陈敏尔担任组长。多位副省长、各厅局一把手、市州一把手都被拉进这个小组,规模接近50人。陈敏尔为小组还设计了另一套特定职务称谓——他自己是“总云长”,小组成员们则是当地、所在部门的“云长”。这套称谓背后的用意很明确:“一把手”们要对政府数据“上云”的进度负直接责任。

在这个临时小组之下,有一个11人组成的“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外也叫“大数据办”),负责将小组会议形成的决策,落实成政策文件对外传达并监督后续的执行。而这个办公室正是日后组建的贵州省大数据局的前身。

政府就像是一家选择了大数据风口的创业公司——由省长带领的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相当于它的董事会,马宁宇为主任的大数据办是公司的执行管理层。

“当时贵州从省领导开始,大家都在学习和研究大数据。有去拜访人家的,也有请人家过来交流的,阿里巴巴、腾讯、华为都交流过,有时候还和学者用晚上谈策略……”在景亚萍看来,身为政府官员虽然不需要特别懂具体的技术,但他们首先自我要求有“大数据思维”,比如要认识到“数据是一种资源”。所以第一步就要建立数据中心,把数据聚合起来——先调动本省的政务数据,其次瞄准企业数据。

于2014年11月组建的地方国企——云上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云上贵州公司),也是顶层设计的重要一环。它最初的任务是为政府建设一个数据中心,搬迁和统一管理省内所有的政务数据,这套系统被直接命名为“云上贵州”。后来几年,云上贵州公司扮演的角色,是一台不断帮助政府吞吐整合各种大数据资源的“超级服务器”。

政务数据算是距离政府手边最近的能被调动的数据资源,但依旧涉及到“蛋糕重分”的问题。BBD贵州业务负责人董博曾跟着政府,参加过很多次这种要数据的会议——市长带头开会,各个部门的人都到场,市长挨个问“你们能交出哪些数据来”“不交数据交帽子”。

过去几年,针对企业数据,招商是贵州省市区三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开始,因为对“大数据产业”究竟囊括什么,他们界定得并不清晰,所以这些招商团队就把只要跟数据相关的公司全都拜访一遍。

“我们主要负责执行层面的招商。”贵阳高新区投资促进局副局长潘泷波差不多每周都要出差,他对《第一财经》杂志介绍说,与大公司总部谈战略级合作通常是由省政府出面,而后就由市区一级负责跟进,和公司高管层沟通更具体的项目,继续谈。

2016年前后,时任贵州常务副省长的秦如培每个季度都会跟阿里巴巴的高层见面。为了游说腾讯在贵安建数据中心,包括陈敏尔在内,贵州副省级以上干部直接参加与腾讯的沟通会面也多达数十次。而潘泷波的KPI中,包括全球500强、国内500强和行业100强公司,每年在高新区的投资到位资金分别有多少。

云上贵州公司运转不到1年,2015年,贵阳市的市委书记陈刚在“顶层设计”上又加了一环——成立贵州省大数据交易所,探索数据交易标准和经济模型。

6

贵州大数据交易所,在成立后的3年内因为可供交易的数据量不足,被迫改佣金模式为增值服务模式。

陈刚也是领导小组的成员。他赴任贵阳之前,在北京分管国内互联网企业聚集最多的中关村产业园。在陈刚的设想里,大数据交易所是贵州大数据产业链条上的一个重要环节:贵安那边形成企业数据中心集群,“云上贵州”系统平台聚集政府数据,通过政府招商不断引入到当地的各类大数据技术公司负责数据生产,而交易环节由交易所承担。交易的本质,是让数据更充分地流通,进一步盘活数据价值。

苹果“小分队”

2018年2月28日,苹果宣布在中国内地的存储服务运营商,从中国电信换成了“云上贵州”。从此,iCloud服务费的收取方被改为云上艾珀(贵州)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上艾珀”)。后者是云上贵州的全资子公司,一家国企。

“我们和苹果公司在贵安新区以及内蒙古的乌兰察市建立两个数据中心,用于iCloud服务,云上贵州公司作为服务运营的主体来承担对iCloud服务(中国内地)的运营和管理。”云上贵州公司总经理张雷对《第一财经》杂志介绍说。张雷也曾是大数据办“11人创始团队”的一员,更早之前,他是贵州省经信委信息化推进处的处长。

这是云上贵州和苹果公司将近两年的谈判结果。从2016年延续到2017年12月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张雷的印象是,整个过程“很艰难,非常艰难”。

“马局长(马宁宇)和苹果谈了几十次。面谈不一定都是飞去美国,经常是只要知道人家来国内,不管在哪里,我们就得赶紧去谈。还有一段时间,每天都在开电视电话会调方案。”景亚萍说。

2016年6月,国家刚刚针对《信息网络安全法》出台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的时候,大数据发展领导小组也在梳理着一份“招商名单”。他们认为“征求意见”是一个信号,意味着包括苹果在内的有数据业务的公司将来都需要一个本地的合作伙伴。

一支“苹果谈判小分队”很快被组建。队长是贵州常务副省长秦如培,时任大数据办主任的马宁宇和现任云上艾珀总经理冯磊都曾是谈判小分队成员。

“征求意见稿”刚出台不到两个月,时任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就与苹果公司CEO库克在贵阳完成了双方的第一次会面。那是一段库克访华期间未对外公开的行程。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