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科技行业,厚积而薄发
物联网跟保险行业的结合有天然匹配,物联网可以很好地感知场景、感知用户、感知用户的动态变化,结合保险场景和业务特征、产品设计,可以在很多方面提升保险产品与用户的互动。比如说车险的UBI(Usage Based Insurance),根据使用的情况来确定保费的缴纳情况等。 另外一个就是寿险当中的可穿戴设备,根据健康状况的感知来提供健康建议,包括保费的折扣、返还等。另外物联网在产险当中也有很好的应用,比如可以通过物联网来感知设备运行的状况、开机的时间、运行区域,从而提早进行风险预判和告警。 虚拟现实在保险行业中也有应用,比如国外在建筑工程领域,给工人提供模拟的事件响应。比如面临风险状况时,工人该怎么应对,可以更好地提升工人的风险应对能力和意识,降低损失发生的可能;另外可以模拟汽车驾驶和碰撞体验,加强用户安全教育。 基因技术或者生物检测技术,在过去的几年其实一直都在帮助保险行业更好地做风险识别,比如辨别客户发病的风险,推进更精准、高效的产品定价和核保,同时利用基因检测技术给客户提供更有针对性疾病预防的监测、减少患病的风险、降低医疗的成本,这对于保险来说也有很好的帮助。 根据KPMG和众安保险发布的研究报告,关于保险科技对于保险行业的影响,最大的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93%和87%的人都认为会对保险未来影响比较大;云计算、生物技术、区块链、物联网所占比例也非常高。 保险科技对于保险业务不同业务环节的作用和影响程度,根据统计报告来看,影响度最大的是营销与渠道、理赔、产品设计、核保、客户服务。 这其实不难理解,在营销和渠道方面,目前保险科技的作用是表现最直接的,保险科技在过去几年的最直接影响是丰富了对保险客户的触达路径、增强了销售渠道的能效,直接促进了保险的销售。 第二是理赔,保险科技可以帮助保险业务降低费用、控制理赔成本的发生,包括提高理赔服务的效率,所以这两个方面最受保险行业从业人员认同。 保险科技领域的创新创业现状 上图是国内保险科技初创公司的分布概况。从数据来看,超过10%的初创公司跟销售和营销相关,比如经纪人展业工具、场景定制、综合销售平台、比价等。 这些初创公司为什么多选择这个切入方向呢?因为这个切入点比较能够满足保险公司当下的紧迫需求,而且切入门槛相对较低。 反而在理赔和智能投顾这两个领域,初创公司分布相对较少,有两个原因:第一,这两个领域的技术门槛相对来讲较高,对于团队以及团队沉淀的要求都相对较高,而且这两个方面对于保险的作用是逐步发生的,不是在半年一年就能见到效果,但这两个方向将来对于保险业态前端的展业工具、场景定制、销售平台等有更深远的影响。 从融资额来看,目前处于前部的更多为综合销售平台,很多保险经纪公司参与其中,比如说慧择、新一站等等,背后都是保险经纪公司的业务背景,通过技术手段帮助传统业务做转型。 还有管理型总代理、比价平台、车联网技术等等。从融资总额来看,理赔管理、智能投顾、企业团险等的融资总额相对较小,反而可以体现出这些公司目前还是处于初期的创业阶段,有待价值进一步的挖掘和发挥。 保险科技在不同行业的典型案例 第一个例子,to A(展业平台)领域的“保险师”。保险师这个创业公司成立于2014年,定位于为寿险行业保险代理人提供一个可以快速高效生成寿险计划书或者投保方案的平台。 因为寿险营销的第一步是要根据每一个人不同的需求,生成一个针对性的保险计划书,而这个平台可以更快、更智能地支持保险代理人。同时保险师会提供在线保险商城,以及保险代理人培训、同业销售经验分享、培训社区。目前保险师已经有超过700万保险代理人注册用户,在业内规模居前。i云保、超级圆桌等都是该细分领域中不错的例子。 第二个例子,场景化定制领域的“保准牛”。保准牛这家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专注于保险场景的定制领域,通过互联网运作方式来创新产品、升级体验,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一些定制化专属保障,目前比较关注的领域有体育保险。目前已经过了A轮融资,发展稳健。在这个领域也有其它不错的公司,比如量子保、悟空保、海绵保等等,创业公司相对较多。 第三个例子,大数据领域的“栈略数据”。栈略数据成立于2016年,专注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为健康险提供大数据智能风控方案,通过智能科技手段帮助保险公司及时发现核保理赔的高风险、降低赔付支出,识别虚假报案、过度理赔和欺诈的发生,目前已经与十多家保险公司建立业务合作。 这家公司的产品包括健康险的智能理赔平台、医保的智能风控平台和长期护理的智能管理平台,是一家以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的创业公司。在这个领域还有其它不错的公司,包括七炅、评驾科技、明觉等,有的侧重于健康险,有的侧重于车险市场的大数据分析。 第四个例子,TPA(Third Party Administrator)领域的“易雍健康”。易雍健康成立于2013年,为医疗保险产品提供理赔管理、产品设计和支持服务,帮助保险公司做到精准控费,同时对接医院的数据,解决商业保险公司、医疗机构和参保人的信息不对称、医疗保障缺位、控费手段缺失、健康数据断裂等一系列问题。 现在的保险公司特别喜欢费用控制服务,因为本身缺乏专业团队和专业能力来对接各个医疗机构。在这个领域不错的公司还有仁可科技、优加健康、君远健康、健保通、英仕健康等等,优加健康刚成立一两年,目前发展的也很不错。 第五个例子,2B领域的“保险极客”。保险极客这家公司成立于2014年,主要的定位是给中小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员工福利保险、补充医疗、健康管理方案,这是一个相对细分的市场。 国内为企业提供团体医疗保险的公司很多,像人保、平安,其主要定位是给那些大型企业提供保险服务。那些相对较小的企业的体量比较小而且保费额都不大,也不是个人客户,没法用到个人数字化手段提供产品,所以这在过去是一个保险服务的相对盲区。 (编辑:温州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